专题> 2020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2020年感动交通年度特别致敬人物>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新发展格局的自主创新生力军

2021-04-30 16:09:1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新发展格局的自主创新生力军  -标准+

推荐理由: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创造了世界集装箱码头行业的奇迹。而当这个自动化码头项目组组建时,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摆在他们眼前的只有一条海岸线和一片待平整的土地。8年来,他们用“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阔气魄,经过1000多个昼夜的不懈奋斗,从一张白纸起步,突围破壁,自主创新,建成了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实现了我国自动化码头的弯道超车,为世界智慧港口建设积累了“中国经验”,提供了“中国方案”。


山东港口全自动化码头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者——“连钢创新团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全球工业4.0给港口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自主创新建成了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在自动化码头领域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

担当时代使命 敢为天下之先

“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工程应用研究员张连钢为带头人,老中青搭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8人,骨干成员25人,团队共有共产党员21人。

2013年,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立项时,诞生于欧洲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运营20年,而亚洲却没有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为补齐中国港口短板,当时刚刚做完肺癌手术的张连钢毅然挑起设计建设自动化码头的重担。在他的带领下,“连钢创新团队”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和自身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情况,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仅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国外码头8至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不仅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还创出了多个全球“首创”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研成果,实现码头业务流程的全自动化。

设计作业效率从开港运营时的桥吊单机效率26.1自然箱/小时,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向全球展示“中国速度”:2017年12月3日,39.6自然箱/小时;2018年4月21日,42.9自然箱/小时;2018年12月31日,43.23自然箱/小时;2019年9月9日,43.8自然箱/小时;2020年4月15日,一举达到44.6自然箱/小时,再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节省工作人员70%,减少操作人员85%。

该码头的建成运营,标志着中国港口跨入第四代集装箱作业的全新时代。

发声国际舞台 勇立时代潮头

截至目前,团队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构建了国内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AGV)循环充电技术、港口大型机械“一键锚定”自动防风技术、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旋锁技术等十大科技创新,先后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特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

团队还先后10余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旨发言,赢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2020年疫情期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发挥自动化优势,无需驾驶员,全程无人员接触,实现了作业吞吐量的逆势上扬,吞吐量同比增长36%,并且创出了47.6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第六次刷新世界纪录。

“连钢创新团队”用“用知识打破行业技术壁垒,让国际权威纷纷竖起大拇指”的“不怕难善钻研”精神,凝聚着海港广大员工,助力港口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30日,中宣部授予“连钢创新团队”“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称他们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系列重要指示的忠诚践行者和模范推动者,是立足本职爱国奋斗的优秀代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自主创新生力军。

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广大国企职工勇挑重担、敢于争先的责任担当。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