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诸如百花齐放、三足鼎立、盲目扩张、合理投放、价格竞争、服务驱动、乱停乱放、合理有序等多个发展阶段,正在一步步从无序发展走向健康成长。同时,随着蓝牙道钉、电子围栏等多重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让由来已久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大幅缓解。
“这些变化都是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欣慰,但共享单车的发展和完善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张震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大会他专门提交了《关于促进我国共享单车良性发展的建议》。
张震宇调研发现,近两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放缓。与之相对应的是,私家车、公共交通和网约车,三者相加占比超过了90%,共享单车占比仅为5%左右。
张振宇建议,要扩大规模,提升共享单车出行占比。“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重目标下,通过政策限制和鼓励引导,合理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优化出行结构,提升共享单车出行占比。”张震宇说。
除了用户规模增速放缓,在使用效率方面,共享单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不断优化环境,提升共享单车使用效率。”张震宇说。要通过大数据分析高峰时段共享单车的需求状况,提高运维调度效率,合理规划还车点,找到单车供需平衡,解决时段性、区域性的找车难、还车难等现象,提升可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
活跃用户占比较低、“僵尸用户”常见,也是目前共享单车发展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共享单车用户中,每周使用频率在2次以内的比例高达50%以上,使用频率达到5次以上的比例不足20%。
“培育更多活跃用户,我们可以从培养用户良好的环保意识、呼吁全民健身等方面入手。”张震宇说,“还可以通过绿色出行补贴措施降低使用成本和提升共享单车性能来实现。”
编辑:李宁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