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情 劳动美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传承“两路”精神侧记

2022-05-07 22:27:4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刘建廷 秀仁娜 -标准+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青藏高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以传承“两路”精神为指引,把“两路”精神作为全院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在诠释“两路”精神中深入挖掘“两路”精神在青藏高原交通建设中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资源, 赋予“两路”精神劳动教育新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进一步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大学生践行“两路”精神过程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同向同行,进一步强化交通强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具有德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特色的交通技能人才。

“两路”精神理论灌输劳动教育实践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在“两路”精神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择业观,充分汲取乐观、积极、健康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心态 ,践行 “扎根高原、艰苦创业、献身交通、造福人民“的高原交通运输行业精神,培养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劳动责任意识 ,内化 “两路”精神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素养。

“ 两路 ”精神理论诠释 。 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结合“两路”精神 , 梳理了全校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横向解读修建川藏 、青藏公路科研技术攻关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改建、等级提升,尤其是青藏高原铁路建设及其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纵向讲解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设计的包括青藏铁路的中国铁路规划图。 科学看待“ 两路 “ 对于民族团结、文明进步、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功能,尤其是青藏铁路修筑成功对于青藏高原的发展影响深远, 较好理解国家资源建设的利用 、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准入清单实施的战略意义。

“两路”精神实践行为。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两路”精神课程思政工作小组、组建学校教师劳模、专业课名师和思政课名师示范课的教学团队。 立足十余年的“两路”精神社会调研实践 、 技能大赛 ,观看《天慕》等电影、京剧、话剧,排演“两路”精神话剧、成立“两路”精神研究会、建立“两路”精神实训基地,开展“两路”精神学术报告会 、座谈会 ,撰写“两路”精神案例集, 增强大学生劳动自豪感,逐步探索 、完善“两路”精神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路径。

“两路” 精神涵养劳动育人新时代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践行“ 两路 ”精神中通过讲好“两路”精神故事,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塑造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在技术管理、政策学习、道路养护等方面实践检测大学生劳动思想内涵的实效,高度关注青藏高原筑路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国防意义 ,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做新时代优秀交通劳动人。

提升了校企合作思政育人空间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青海省海南天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  单位合作,  运用“学校  +  企业  +  学生”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成立了“两路  匠心”班,  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工作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相结合、就业创业相结合、企业培养相结合,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  校企合作的育人方法得到《中国青年报》(2013年08月26日11版)、《中国交通报》(2018年09月13日7版)宣传报道,介绍了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用社会调研  强化学生在学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过程中内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劳动技能的育人途径,标题分别为《鼓励社会调查 提升学生素质》和《融合专业人文 内化匠心精神》。

拓展了职业素养内涵 。近五年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完成中国交通教研会、青海省教工委的“两路”精神课题4项,在研“两路”精神课题3项,发表“两路”精神论文6篇,论文《“两路”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研究与实践》获2019年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思政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课题《“两路”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获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9至2021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筑路圆梦 心系家国  》课程获2021年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学校成立的“两路”精神研究会受到中新网、青海日报等五家媒体报道。

强化了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度 。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开展大学生“家乡门口那条路”“家乡致富路”“中国梦青海青”劳动体验、社会调研、微视频拍摄、演讲比赛等“两路”精神校园文化10余次;学校拍摄学生自演自导的话剧《天路》获得青海高校及社会各界好评。提升学生在劳动教育接纳方面的心理预期,体验劳动创造智慧的乐趣,使“两路”精神落地生根。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