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春夏的绿茵,生机盎然是它天赋的气质;青春是正午的骄阳,热烈明媚是它赤诚的底色;青春是最美的季节,灿烂明朗是它浓重的基调;青春更是人生的一腔热血,披荆斩棘是它盛放的姿态。
又是一年秋去冬又来,十一月的积石山已渐渐下起雪来,这是我在积石山公路段的第五个年头。
白驹过隙,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回顾我这十年,前五年是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后五年是穿梭于国道干线的公路人。角色的转换,是身份的转换,也是思想的变革。2018年就像是一个“分水岭”,我怀揣着校园时的青春梦想,踏上了一条未知且充满期待的路——加入了交通行业。自此,纸笔伴我昼夜征战,相机成为我忠实的伙伴,从点滴里拉长我的视野,从细节处拓展我的眼界,使我看到每一个劳作身影里岁月赋予的勋章,也瞧见每一个微笑里写满阅历的人生。一路的见闻伴随着我的成长,就像四季往复的更迭,青涩的年纪在或寒风呼啸、或烈日炎炎、或瓢泼大雨、或飞雪漫天的公路上摇摇晃晃却久久伫立,好比来年春天即将破土的嫩芽,生机勃勃。
笔耕不辍,芳华待灼。当我翻山越岭,以一名“公路人”的身份驻足于大禹导河划九州的积石山时,一种传承便悄然开始。还记得,第一次为“致敬公路人”写下的短文——《你的身影,橙色的海》,那是2017年的冬天即将结束之际,万物在春风深处正悄然复苏,我稚嫩的笔触第一次在国道310临大公路上洋洋洒洒:“忆往昔,山路崎岖行路难;看今朝,大路坦途车如云。曾经不觉公路亲,而今已是公路人。”的慨叹,在悠悠岁月里静静呢喃。时隔几年,青涩的笔触从未停写公路的续章,我也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生逐渐成为一名青年公路人。
在那平凡的日子里,一场场油路修补,一次次水毁抢险,一遍遍防滑保畅,秋冬归去春夏至,我在寒风雨雪里,在烈日炎炎下,逐渐融入公路人那筑路养路默默奉献的日常,真切地感受到一条公路的建成、养护、运行有着太多公路人殚精竭虑的默默付出。就在最近几天,我们刚开展了一场油路修补工作,那天天气晴朗,我看到铁锨挥起的油料摊铺在刚铣刨过的地面,养路工的青春在光影里有了岁月的模样;也看到新铺的路面辉映着星星点点的光斑,像极了养路工的脸颊渗出的汗珠,泛着晶莹剔透的精神力——“甘当路石”的精神。正是这样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一路的“橙色背影”为春夏秋冬藏尽永续的“畅意大道”,风里雨里养护公路,通宵达旦挑灯夜战,只为给行人带去足够的安全感。
回望这十年,中国路、中国桥已然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标志着新时代中国交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现在有了机械设备的助攻,已经大大减轻了人力劳作,无论油路修补、水毁抢修、还是冬季防滑等工作的开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机械代替人工了,相当专业化、精细化了!”一位从业20多年的养护工在如火如荼的油路修补作业现场笑吟吟的对我讲。这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中国交通的巨大变化,那是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持不懈,更是成千上万的公路人从青涩到沧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里见证的奇迹。
回顾这十年,久经风霜的祖国大地上,我们的交通从地上到天上,从陆地到深海,从平原到高原,从城市到乡村,多少公路人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为“两路”精神的生动写照。从京新高速到港珠澳大桥,从自动化码头到离岸深水港,中国桥梁世界领先,中国公路四通八达,这是“中国速度”从穿山筑路到跨海建桥实现的中国梦!凝聚的是一辈辈公路人筑路养路的艰辛付出,彰显的是交通强国全国范围内实践的卓越成就。这就好比一场“接力跑”,一代代青年力量的不断加持、接力奋斗,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活力、充满力量、充满朝气、充满希望。作为新时代之新青年的我也在这条路上接力跑了五年之久,在陇原大地上,同万千公路人持之以恒地践行着老一辈留下来的“八棵树精神”和新时代下“团结协作、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甘肃公路行业精神。
十年磨一剑,我们正青春。“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对青年人的殷切期许。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祖国扬起的强国风帆下,交通行业也做为吾辈青年踔厉奋发的舞台,我在其中亲眼见证了公路人那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常,不断浸染着我的笔触和心灵,从《你的身影,橙色的海》第一次为公路人发出青年尚且稚嫩的声音,到“愿以奋进之姿为行业代言”的美好心声,潜移默化中使我承接起积石山这片久经沧桑的土地孕育的“大禹精神”,同万千公路人一样坚毅且默默,只为保通一条路尽微末之力。如果有一天,当你被一条公路沿途的风景所震撼时,希望你一定要去留意昼夜交替穿梭其中且默默无闻的那抹“橙色背影”,他们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星星点点坠落在清幽整洁的公路上,那是我们时常忽略的风景。“一袭橙衣着一生”是他们以“公路人”的身份开始,十年如一日担负的使命,任凭风吹日晒,哪管雨雪交加,一代一代勇毅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那“橙色的脊背”始终承载着万人通向平安的希望,而他们的青春也开始在那和煦的日子里不露声色。
正当在传承与新时代碰面之际,吾辈青年需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姿态坚定不移地接过老一辈公路人手中的接力棒,在同样一片土壤里藩篱播种、培根铸魂。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交通精神发扬光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应当以奋进之姿做起而行之,敢想敢为且善作善成,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把永续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正如李大钊在《青春》里所言:“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
无论什么时候,中国青年是青春中国的强劲力量,我们生逢其时,成为新时代下的青年交通人,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交通,在传承与进步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昌盛谱写篇章,为交通事业的辉煌发展,为祖国建设的绚丽腾飞,扬青春之风帆,行青年之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中书写中国青年交通人非凡靓丽的篇章!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