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棵树精神”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2023-05-31 17:45:03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尚雪梅 -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心路历程的高度概括,既有历史的穿透力,又有精神的感召力,既有理论的引领力,又有实践的指导力,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八棵树精神”的孕育形成,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形成的,它不仅是一代代甘肃交通人履行天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际行动,还是交通人一直以来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的具体体现,更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甘肃交通运输事业的传承发展,是陇原大地上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生动阐释。一代又一代甘肃公路人以苦为乐、以路为家,战严寒酷暑、斗风霜雨雪,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把根扎在了西北广袤的土地上,矢志不渝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守卫公路畅通,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其中“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16字体现了公路人坚守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体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强烈担当,其内涵实质与伟大建党精神是相通的、统一的、一致的。

深刻感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锤炼好扎根戈壁的意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就在于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1952 年,年轻的郑占乾秉持着“人活一世,总得干点啥”的信念在戈壁荒漠种活了八棵杨树,并将这种信念贯穿自己的养路生涯,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子孙后代也延续精神,接续奋斗;庆阳公路发展中心退休职工杜克宽30多年如一日扛着一把铁锹,为满眼苍凉的荒山换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色。这样的信念正体现了公路人坚持坚守的本色,体现了对党的事业,对公路事业无限的热爱和忠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如何变化,公路人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诺言,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从来没有变,并且牢牢地抓住这一关键,在党建引领中持续发力,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思想升华树牢“八棵树精神”的“根和魂”。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级党组织多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准确领会精神、拓展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统筹抓好从严治党、养护生产、除雪保畅、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上。党建工作的创新不仅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党建和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同时也是对“八棵树精神”价值内涵中的扎根戈壁在新时代立足新发展要求的传承延续,唯有练好内功、打牢基础,方能在新的奋斗之路上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深刻感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厚植好艰苦奋斗的情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优良作风,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从1955年镜铁山矿公路大会战中,为了完成任务不怕牺牲和负伤的养路工,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陇南暴洪泥石流中冲锋在前、不畏艰难、不计得失的公路人。时间在变,但是公路人身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特质没有变。这种精神和特质,也让“八棵树精神”在时间的长河里愈发凝练、在公路人的骨子里深深镌刻。如今在全省14个市(州)省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中,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是规模最小的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不足180人,承担着G30连霍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共计523.633公里的养护任务,面对人少路多、一线养护力量不足的客观现实,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开启“练兵”模式,在强内功、增内劲上再发力。2021年,“八棵树精神”职工培训教育基地在祁连山深处的镜铁山养管站成立,全中心自2015年以来公招入职的年轻职工以及两级机关管理人员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分批次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基层一线锻炼,手上磨茧、脚上沾泥、肩上落灰,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真切体验养路工作,身临其境感受恶劣自然环境中的艰辛不易,感悟老一辈公路人的信仰与坚持,从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启发思路、获得力量,扣好青年一代传承弘扬“八棵树精神”的第一粒扣子。开展“以干代训”,紧紧围绕养护所涉及的相关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及施工资料规范化整理等方面开展研讨培训,让成长中的年轻职工在“接地气”的一线学习工作里赓续初心、不负使命。

深刻感悟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弘扬好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从几代嘉峪关公路人扎根海拔 4500 多米的镜铁山,用鲜血和牺牲、以汗水和智慧建设、养护公路,到一代代公路人砥砺负重、接续奋斗,为了甘肃的发展和振兴甘当铺路石。一直以来,交通人始终以爱国奉献为舵,用初心使命压舱,满载报国情,建设交通强国。说到底,“八棵树精神”的宗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党的事业发展,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2021年,全省公路系统顺应改革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公路养护“职能归位、职责落地”,高速公路市场化养护转型回归省属各事业发展中心的社会公益属性和自身的职能职责,更加要求他突出行业的专业技术性、服务性和研究性,面对交通量剧增、人员设备力量不足等客观问题与现实困难,如何高效养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路交通出行需求,管理成为关键所在。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认真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开出“新药方”,探索建立清单式管理运行机制,一张清单抓落实,将其作为评价绩效的重要依据,促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机关科室(部门)、基层各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年度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月度、季度工作任务清单,将每项工作任务具体化,一件一件列,一项一项定,明确做什么、谁来做、谁负责,标定难易程度和完成时限,使两级机关管理人员人人肩上有责任、有事干。制度并行,逐步配套完善清单管理办法、考核制度,使任务落实有依据、有标准、有抓手、有要求。新机制运行以来,各项工作的推进犹如装上了高效运转的发动机,简单的事立即办、马上办,今天能办的事决不拖延到明天,有难度的事、难办的事经常啃,啃“硬骨头”已经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新标准、奋斗业绩的新体现。同时持续加大选树“八棵树精神”典型力度,挖掘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积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激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充分展现新时代公路人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

深刻感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践行好甘当路石的初心。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70 年来,八棵树一直就像城市哨兵和公路守卫者 那样,默默矗立在公路旁,为行人纳凉,为城市道路抵御风沙,增添活力,春去秋来,历经风吹雨打、雨雪冰霜,也毫无怨言;公路人也是如此,春治翻浆,夏防洪水,秋除病害,冬保路畅,每每到了气候异常和冰雪灾害天气,公路人却毅然逆行前往路上保通保畅,从扛起铁锹的第一天到脱下养护服的最后一天,时刻用实际行动诠释“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责任与担当,时刻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默默贡献着公路人的力量。民生是根本,G30连霍高速公路甘肃段作为甘新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重的道路运输任务,道路安全通畅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冬季除雪防滑,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聚焦群众期盼,汇聚民生共识,积极应对处置每一场降雪,全力以赴维护群众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全省公路系统除雪保畅“10个务必到位”和“44条工作要点”要求,以雪为令,坚决打赢防滑保通保畅遭遇战、攻坚战,用一个个的不眠之夜、一次次的反复清雪认真践行了职责使命、社会担当。汇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认识,在做好自身管养路段除雪保畅的同时,积极抽调力量支援临近的兄弟单位,有效保证了河西路网“大动脉”畅通。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党组关于深化探索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精神,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关爱货车司机共建平安公路”实施方案,以“建立一个停车场,设置三个固定服务点和若干个移动式服务点”为有力抓手,力所能及为货车司机群体提供服务保障工作。结合“行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广泛调研,确定了制度执行、酒泉大桥桥下空间整治等5项“硬骨头”项目和S215线祁丰乡水泥混凝土路面次差路集中整治、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等10件民生实事和需要破解的难题,努力把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无论是伟大建党精神还是我们的“八棵树精神”,它们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和长期的时间积累,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时期,每个时代有它特有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公路人,尤其是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学习践行好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八棵树精神”在传承弘扬过程中体现的坚韧毅力、豪迈情怀,学习老一辈公路人的无私奉献、埋头苦干。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信仰,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自觉当好传承践行“八棵树精神”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为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