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教师“德能勤绩廉”综合提升为目标,传承办学之初形成的马棚办学精神,形成特色鲜明的“大道文化”体系,构筑以“道”育“德”、培育“德技并修”匠才和“德艺双馨”匠师的文化育人模式。
“大道”之“大”,是学校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教师心有大我,当好学生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学生可堪大用,做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大道”之“道”,是立德树人的“道理”,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行业专业的“道桥”,专业聚“交”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开设专业;职业教育的“道行”,服务交通强国建设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成长的“道路”,坚持德育为先,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校充分吸收“两路”精神为代表的交通行业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和地方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内涵,在“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职教实践中,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文化,融合“爱党爱国”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新时代职教文化,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凝结成校园“大道文化”,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以更厚重的文化支撑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道无形-精神浸润坚定文化自信
“马棚办学精神”赋予了交职人独特气质和精神品格,体现出交职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国育才的坚强意志,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志向。当前,学校以“厚德 守正 精技 创新”为统领的核心理念,其蕴含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成为交职人的精神指引。
(二)大道有形-物质熏陶培养文化认同
学校以“境以载道”为目标,实现了人文环境、实训环境、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打造以“孔子石”“龙吟潭”“潍县战役纪念园”等校园景观,实现一点三功能,育人、活动、景观功能的统一;实现一系一特色,重点依托实训场所打造“航海”“道桥”“航空”等全国文化科普基地群;实现一楼一景观,兼顾文化校园对内教育熏陶和对外开放展示职教的功能。
(三)大道至简-制度规范形成文化自觉
学校将“文化治校”作为治理最高层次,形成对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独立思考,构建了“治理、制度、执行”三大体系,配套调整机制、诊改机制,坚持师生为本、守正创新的理念,以制度改革进一步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四)大道至远-行为实践实现文化自强
学校以“大道文化”品牌为统领,系统打造“先锋之路”党建品牌等“路”系列文化品牌群,形成“一路有爱”人才培养、“荣耀之路”军士培养、“精技之路”匠心育人、“决胜之路”教学管理等系列文化品牌矩阵,融入学校各工作领域,以文化激发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推动治理水平提升。
三、“大道文化”实践
(一)专业聚“交”
学校坚持“服务交通办教育,围绕交通办专业”的理念,专业建设聚焦交通运输行业,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了“海”“路”“空”“轨”“车”“物流”六大专业群,先后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交通运输部示范性职业院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是全国首批定向培养海军士官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建成全省首个产业工匠学院。
(二)贯“通”培养
学校以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单独招生、综合评价为主体,向下延伸开展“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培养,向上贯通2所本科院校开展“3+2”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联合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开展2个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全面搭建起人才人才贯通培养的立交桥。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年完成各类社会培训100余项,培训3.5万余人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完成交通运输行业特有工种等职业技能鉴定3.4万余人次。
(三)产教“融”合
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出一条“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之路,形成“六对接六共建”的特色模式。对接行业需求,共建校企合作联盟,获评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对接产业需求,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建成现代产业学院5个;对接岗位需求,共建高水平专业,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对接生产流程,共建培训实训基地,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10家校内培训基地;对接成果转化,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获评省高校新技术研发中心等10个;对接人才培养,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聘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许振超等57名劳模工匠、交通工匠担任特聘教授、德育导师。
(四)大“道”育人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一路有爱,形成“531”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传承“爱字当头,严在其中”的育人理念,形成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良好生态,以党建为统领,文化为引领,推动育人路径融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先后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全国无偿鲜血先进等国家级奖励27项。
50年风雨兼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大道文化”为引领,培养更多新时代交通工匠,服务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