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请开启电子显示屏安全提示信息,开放综合服务站接待滞留司乘人员,应急保畅人员全时在岗......”近期,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安西管理中心(简称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上线"高速公路气象精准服务"小程序,以科技赋能构建起"监测-预警-响应"全链条服务体系,为辖区高速公路筑起汛期气象安全屏障。
作为嵌在微信端的"气象管家",小程序实现零门槛便捷使用。打开界面,“风险预警”“路网实况”“路网预报”“消息推送”等多个实用模块清晰排列,气象风险等级通过红橙黄蓝四色图标直观呈现。雨天期间,日均500余人次的访问量印证着这套系统的实用性,成为防汛保畅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气象百宝箱"。
科技赋能体现在精准服务每个细节。依托驻地气象部门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系统对管辖路段实施"公里级"气象监测。在"交通实况监测"板块,沿线24个站点的降水、风力、能见度等数据实时跳动;进入"路网预报"界面,每隔10公里桩号的气象预报精准推送,如同为高速公路安装了"气象CT扫描仪"。这种精细化服务为防汛应急保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让应急物资调配、人员调度有的放矢。
最具创新的是智能"叫应"机制。为破解高速公路点多线长、预警信息覆盖难的痛点,系统创新推出智能"叫应"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式预警模式。该机制支持个性化定制,员工可根据驻地位置和岗位职责设置专属预警阈值。当暴雨、雷电、大雾等极端天气达到预设条件时,系统立即启动双通道预警:同步推送弹窗提醒和短信通知,并自动附送对应应急预案。5月以来,12次预警响应实现零延误,真正做到"预警到人、责任到岗、处置到位"。这种"智能触发+人工确认"的双重保障体系,确保应急响应始终快人一步,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赢得宝贵时间。
实战检验彰显服务价值。"五一"期间,兴桥养护站通过系统预警信息,及时加密巡查频次。在大广高速K2907+480处,巡查人员发现边沟被异物堵塞导致积水,养护人员迅速开展清淤排水作业,有效避免路面积水可能引发的行车安全隐患。从精准预警到快速处置,系统显著提升高速公路应急保畅的响应效率。
科技赋能交通,服务温暖旅途。这款“指尖上的气象管家”不仅为高速公路编织起一张精准的气象防护网,更在运营管理与公众出行之间架起智慧桥梁。通过"预警在前、处置在先"机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用科技力量守护汛期公众的平安出行。
编辑:周晓幸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