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投资建设拉满弓 激活水运新优势

2025-04-29 13:51:3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张一坤 -标准+

在淮滨县,总投资13.4亿元的淮滨中心港区扩容提质工程将新扩建5个2000吨级泊位,并以此为依托规划了106.9平方公里的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在固始县,固始港区中心作业区将新建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62万吨,约10.55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将集聚新型建材、粮油食品、船舶建造产业等……

4月22日,2025年信阳淮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采风团走进河南信阳港港口工程建设现场。信阳港是河南省“2+8”港口布局中的核心港口之一,根据《信阳港总体规划(2035年)》(简称《规划》),信阳将打造“一港四区”港口布局,构建“一干六支”航道网络。信阳厚植水运根基,以项目投资为抓手高标准打造信阳港,进一步加大临港产业的培育与引进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2025年,信阳市临港产业重大项目共计9个,投资总额约为125.97亿元。截至目前,信阳已建成港口作业区4个,包括淮滨中心港区、固始望岗港区、淮滨饮马港区和息县闾河口港区,货物吞吐能力1575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万标箱,生产性泊位29个。一项项港口、航道提质扩容工程的投资建设激活淮河信阳段水运优势,串联起信阳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DJI_0945.jpg

工程建设压茬推进

在固始县往流镇,中豫建设投资集团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南岸护岸工程施工正酣,碧绿淮水、白色护岸墙、沿河麦地三色交替,护岸工程通过合理设计河堤的形状与坡度实现对河道水流速与流向的精准调控,同时固定坡面、遏制水土流失。

该工程位于淮河河南段末端的豫皖界河,项目建设Ⅲ级航道长58.5公里,目前两个标段9处作业面同步施工,正在开展土方开挖、护岸混凝土浇筑、护岸墙后回填、互锁块铺设等。项目建成后,豫造优质小麦、纺织物等将经由淮河、江淮运河进入长江,打通豫造货物通江达海“最后一公里”。该工程顺应船舶大型化趋势,提升航道等级“四改三”,兼顾自然水深条件,部分实际已具备二级以上航道标准。据航道项目二标段负责人王志强介绍,该标段航道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设,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态化通航,实际水深最大可满足3000吨级船舶通航。

这是信阳利用工程投资引领航道强链补链、港口提质扩容的一个缩影。笔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中交一航局淮河淮滨段航道提升工程施工现场,一座在建的临时钢制大桥在G220大桥不远处矗立。该项目按Ⅲ级航道标准提升航道67.5公里,施工团队同步按Ⅲ级航道标准重建G220淮滨淮河大桥。作为淮河淮滨段航道提升工程的又一建设内容,豫东南枢纽工程正按照Ⅱ级船闸级别加快建设。据河南中豫港务集团总经理助理牛志军介绍,这是国内目前唯一以交通项目立项的水利船闸工程,工程通过建设船闸的方式缩窄航道宽度“束水攻沙”,抬高航道水深的同时降低疏浚量。

据悉,干支航道建设工程还将密切联动。《规划》提出,淮河三河尖至罗山208公里航道规划技术等级为三级及以上、淮河罗山至长台关71公里航道为三级。同时,积极谋划提升支线航道等级,提出浉河、史灌河、潢河、竹竿河等支流规划航道技术等级为四级,大洪河为三级,推动支线通航。

港口基础设施提质扩容建设同样如火如荼。在固始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现场,陆域和港池建设等压茬推进。该项目将建设10个2000吨级货运泊位,包括2个多用途泊位、2个件杂货泊位和6个散货泊位,泊位总长度135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062万吨。据牛志军介绍,固始港区港口、航道提升工程将打通淮河主干道通江达海“最后一公里”,实现货源集聚,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并利用信阳环境、土地等优势吸引长三角产业到信阳。

0bb7ea1c98e054951e95ba31d5d1a14.jpg

集疏运网络越织越密

4月23日,随着一辆辆新能源集卡车从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出发前往明港作业区,淮滨中心港区至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新能源车辆公水联运低碳通道开通,两区一体化联动发展带动集装箱、件杂货和煤炭等散货运输畅通,带动沿线重点产业及周边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

淮滨中心港区位于淮河主航道,可常年通行1000至3000吨级船舶,是河南省单船停靠能力最大的港口,目前已开通至连云港港、嘉兴港乍浦港区、武汉港阳逻港区等10条集装箱航线。

信阳积极推动水运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在淮滨县东部、328国道以东,线路规划向南连接淮滨港区、向北汇入京九铁路的疏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新建港口站路基填筑达1.3公里,正线桥梁桩基开始施工,疏解线、京九线淮滨站改造正同步进行。该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包括铁路正线和疏解线、淮滨站的改扩建以及新建港口站,线路全长11.9公里,总投资10.9亿元。

随着集疏运网络日渐加密,从临港产业到腹地产业、从大宗货物到高附加产品都能享受便捷、多式的运输服务。据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守岩介绍,港区针对信阳钢铁等本地支柱产业,将打造“原材料进港—加工—成品出港”供应链闭环,提高全链条服务能力。届时,通过淮河航道进口的铁矿石在本地加工成钢卷等成品,再通过水路运输至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可降低企业原材料运输成本25%左右。

据悉,正在开工建设的潢川花埠作业区、息县淮河新区作业区等项目都在积极谋求公铁水联运格局,淮河沿线集疏运网络将越织越密,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愈发深入。

DJI_0917.jpg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