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交通运输部天科院牵头组织的“陌生海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顺利完成验收,验收评估专家工作组表示,本试点任务形成了多项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陌生海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试点任务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陌生海域港口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一是研发了台风浪高精度模拟技术,构建了高分辨率、长序列的全球海洋水动力数据库,提升了陌生海域建港基础数据支撑能力。二是揭示了沙质海岸近底泥沙运动与波流作用的响应机制,研发了长周期波浪作用下船舶系泊安全保障技术,提出了基于珊瑚移植技术的环境修复措施和海域悬浮物围控技术,增强了复杂水文条件下港口建设和运营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建立了岛礁长期稳定性监测预警系统,提出了陡变地形条件下岛礁防浪工程稳定性评估方法,研发了基于水下自护混凝土的岛礁涉水工程快速应急修复技术,提升了岛礁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四是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建立了中国-孟加拉、中国-阿联酋等4个政府间联合研究中心,发起并成立了大比尺波浪水槽国际创新平台,建立了“发展中国家港口航道建设技术培训班”课程体系,提升了中国港口建设技术的国际影响力。试点任务在关键技术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中国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已在国内外百余个项目中推广应用,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