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在建世界第一埋深大隧道乐汉高速公路大峡谷隧道建设现场。只见一辆辆工程车往来穿梭,工人们紧张忙碌着……
乐汉公司董事长蔡乐军介绍到:“大峡谷隧道开挖断面的顶部至自然地面的垂直距离最高达1944米,是目前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也是乐汉高速公路全线最为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全体参建人员正以高昂的建功热情,科学、优质、安全、高效地推动隧道建设。目前,整体建设已完成三分之二——左洞总体掘进7857米,右洞8530米。”
在五个“极其”中奋进
乐汉公司总经理黄平说:“大峡谷隧道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安全风险极其突出、技术攻坚极其困难、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大峡谷隧道全长12.1公里,属超特长隧道。最高埋深达1944米,为目前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合同工期至2022年11月,项目建设剩余时间短,任务重。为争取早日完成乐汉高速控制性工程大峡谷隧道的全面贯通,建设者面临巨大挑战。
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大峡谷隧道围岩包含岩溶、岩爆与水平围岩构造、涌水、高地热、断层、大变形、微瓦斯等多种不良地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隧道施工时严格执行“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动态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逐步推进解决。”乐汉公司总工程师李华明边切换隧道内的视频监控边介绍。
安全风险极其突出。自2018年正式施工以来,在掘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岩爆、突泥涌水、高地温等地质和环境灾害,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为降低安全风险,施工过程中采取超前预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工人采取穿防爆服、戴防爆面罩等措施保护人身安全,机械设备采取加装防护网保证驾驶人员及施工机械安全。
技术攻坚极其困难。隧道施工过程中,其中高地温段最高达38℃,隧道穿越F12大断层,围岩以白云岩为主,局部甚至存在强岩爆。
“面对种种困难,我们积极主动作为,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等多位知名专家现场指导。”乐汉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发波说:“各单位也针对智能建造示范基地、隧道路面无人驾驶压路机技术和高地震烈度的深水地区桁式桥梁建设支撑技术等科研项目经常与高校科研院的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大峡谷隧道进口端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境内,也是乐汉高速“两桥两隧两场站”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之一。大峡谷隧道出口端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建成后的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将成为一条直接连接大小凉山彝区的脱贫致富路。随着“十四五”四川高速公路规划,乐汉高速将成为又一条成都南向出川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安全工作“防字当头,避字当先”
不仅是控制性工程如此艰难,其他工程也不轻松。安全压力贯穿在全线的建设中。从峨眉山市一路去往汉源县,逐渐走进了山岭重丘区,沿途两边的山岭拔地而起,沟谷也愈发狭窄。
“乐汉高速公路全长123公里,项目桥隧比达到了87.4%,位居四川在建项目第一。项目除峨眉境内为平原微丘区外,所经其余地区地形地貌起伏大、地质构造特别复杂,路线选择困难,特别是互通和服务区较多设置于半山腰处,形成了逢山开洞,遇河搭桥,半山坡歇脚的局面。”黄平介绍到。
记者来到乌史大桥乡互通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就凌驾于大渡河上,双边都是高山峻岭。刚下车就迎来了峡谷里的阵阵狂风,让人不由自主地将衣服拉链往上拉了拉。长期在这的项目经理冉凌波却习以为常地说到:“这里由于地形狭窄,又靠近河流的原因,河风和山谷的风一直吹不停,经过仪器测量,有时最高风力甚至达到了15级。”
但最为困难的并不只是每天的大风,而是因靠近大渡河而形成的沟谷地形。加之成昆线、国道245和省道435已占据有利地形,通道资源有限。互通立交只能设在东岸隧道和大渡河之间,采用匝道上跨主线的方式。现代化大型施工设备发挥空间小,在增加建设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乐汉高速的建设过程中从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这些都源于乐汉公司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防字当头,避字当先”的原则。
2019年8月7日11时许,营基坪隧道出口上方出现大面积崩塌,崩落体自洞顶近200米高陡壁倾泻而下,将布置于洞口的被动防护网、空压机房、加工厂、值班室、现场办公用房等设施和二衬台车、风机等施工设备摧毁,同时大量崩落物沿隧道出口段山体滚落至下方省道309线,造成公路完全阻断。
蔡乐军现在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当时经过7月中旬以来连续发生的多轮强降雨,汛灾、地灾频发,灾害给项目施工分部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但因值守到位、响应及时、预判准确、及时撤离、处置得当,避免了在场共28名作业人员的伤亡事故发生,实现成功避险。为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公司对发现灾情并及时上报的值班人员谭世平作出了5万元现金奖励。”
从“保姆式”服务到“秘书式”管理
从最初修建万县桥到雅西高速再到重庆双碑隧道的经历,帮助蔡乐军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因此他总能理解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的难处,为他们周全考虑。只要项目经理有需求,就算已经上床休息,他都会毫不犹豫为项目经理排忧解难。因此在乐汉高速的项目经理都称蔡乐军为“保姆式”业主。
“虽然工程质量有监理把关,工期进度也有合同制约施工单位,但作为业主必须具备为每一个参建者服务的理念。”蔡乐军讲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题,很多项目经理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就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但并不是‘保姆’当到底,当他们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也要放手让他们大展拳脚,由‘保姆式’管理转变为‘保姆式’服务和‘秘书式’管理并重——为每一个项目经理创造优良建设环境,鼓励、帮助项目经理寻找施工推进上新的增长点,促使其形成自己的建设竞争优势。”
“我所在的项目分部桥隧比达到了90%。面对如此艰巨的建设任务,我内心打起了退堂鼓,但在与蔡董事长交流之后,我才明白我只是单纯的由于经验不够,才导致产能较低,只要转变畏难思想,问题都能顺利解决。”1-5分部项目经理吴雪冰对此深有体会,“在遇到一些棘手的突发状况时,向他咨询解决方案,他总能给我很好的建议。”
从汉源代表处处长孙永伟的成长经历中,也能映射出整个公司的发展历程。作为公司的筹备组成员之一的孙永伟,2016年就来到公司。经过在乐汉高速上的不断打磨与历练,由最初只进行单一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综合性人才。
“刚刚接到任职通知时,其实我的心里是没有底的。上任之初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阻力,但逐步转变管理方式后,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孙永伟说,““五管两控一协调”的管理方法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出来的结果,这一方法使汉源代表处的运行井然有序。
孙永伟也意识到要当好业主,最为重要的是要把队伍建设好,让大家拧成一股绳。
代表处的高级工程师许世峰说,“2019年48岁的我不幸患膀胱癌,当时我的家里还有3位老人需要我赡养,我的儿子也在那年考上大学,我当时就感觉天塌下来了。当孙处长知道我这个情况后,考虑我的身体状况,降低了我的工作强度,并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组织了员工募捐,缓解我的经济压力。在后期的工作生活中,公司领导也时常对我加以关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前不久我去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我的风险期已过,身体状况也恢复如初了。”
项目经理冉凌波也表示:“在项目建设期间,由于我是第一次当项目经理,抗压能力和建设经验不足,感到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孙永伟处长在得知情况后,特意请我吃烧烤,如哥哥般的开导、鼓励我,打消了我心中的疑虑。”
站在汉源湖边,放眼望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正在建设的兰家湾大桥熠熠生辉,给汉源湖增添了一抹亮点。大桥建成通车后,在给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汉源县变得更加绚烂夺目。
如今,乐汉高速公路的施工进入收尾冲刺期。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峨边、金口河及大小凉山等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强攀西、川南、成都经济区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程度和通行质量,缓解地方道路的通行压力。同时,还串联起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风景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金口河区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汉源县汉源湖等多个景区。很好地发挥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交通先行作用。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