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通江县:“交通+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2022-01-11 15:24:01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徐鸿松 谭小权 邓波 -标准+

通江,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曾经,无数的革命英雄战斗在这里血战疆场,无数英雄的灵魂埋葬在这里,因此它被人们称为红军之乡。“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进、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早已成为一团植根于大巴山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圣火,是滋养初心,鼓舞和激励通江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以来,通江县交通运输局坚持采取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大会宣讲、分散自学,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等多种形式,在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中扎实开展学习党史教育,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以史鉴今,淬炼灵魂。同时,把党史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扣群众所思所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提高思想认识纯粹立党为公的政治品格

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先驱、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红色的通江遍布了李先念、徐向前等446位共和国将帅浴血奋战的足迹。当时的通江总人口不足23万人,就有4.8万余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时仅4000余人幸存。数千名红军英灵安息在通江王坪烈士陵园。

通江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拜谒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在那里,他们拾级而上,当他们一队队、一次次前往拜谒时,无不沐浴着一次次精神洗礼,无不感知着一次次心灵净化。纷纷表示:“参拜先烈,如照明镜,今后一定要强化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公正无私,磊落清明,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实事,兢兢业业当好人民公仆。”召开党史教育专题学习会议,会上通过重点解读、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学习实效。并联系各自工作实际,谈心得体会,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统筹起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等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深入道路一线开展专项检查。共查处道路运输各类违法违规行为90余起,全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

提质基础路网勇当乡村振兴的发展先行

通江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第二个大苏区的首府所在地。是时交通闭塞、生产力低下。红军每到一地便“建筑道路,造拱修桥”;疏浚河道,纵横水运网络;组建运输队伍,服务军需民用;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作出了不朽贡献。而今通江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重走红军路,当他们走过这一条条“红军路”,越过一座座“红军桥”时,他们抚今追昔,深切感受到加速老区交通建设,当好通江经济发展的交通先行官责任义不容辞。

近年来,通江县交通运输局通过拓宽“乡间路”、疏通“梗阻路”、补齐“断头路”等举措,完善山区道路交通网,打通农村公路微循环,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9.2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公路4713公里,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5855.4公里,实现100%建制乡镇通油路(硬化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100%建制村通客车。加快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和乡村运输“金通工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注重规划先行昂扬再启新程的饱满斗志

通江县交通运输局结合党史,开展专题学习教育会,重温红军精神,更加清醒地看到,通江交通行业虽发展成效明显,但依然山门未全开、出行路单一,亟需提质增效,决心化精神为动力,勤砥砺而奋进,坚定不移疏通大通道,持续用力提质基础路网,凝心聚力做亮“交通+”,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努力打造“北向出川,东向达海”大通道,尽快建成东西互连、南北贯通的综合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通江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县域实际.编制出台“十四五”交通运输综合发展规划,把服务全县大局、引领交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县6936公里通组路信息纳入交通运输部数据库,9个834公里乡村旅游公路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储备库,申报160公里美丽乡村旅游公路、366公里景区景点连接道路、14个项目纳入全省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项目表。聚焦重点工程,做好交通“后半篇”文章。新开工王坪景区外环道路等14个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开工65.4公里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项目。同时,突出“交通+红色旅游”“交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路一景”“一路多景”的特色路旅文化。加快办理群众关于交通“急难愁盼”的问题,妥善办理12328等热线420件,及时办理行政审批210件。同时,投放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44辆,新开通3条乡镇客运公交线路。

编辑:廖芊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