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江安县在巩固深化“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基础上,抢抓全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机遇,以“开得通、稳得住、可持续、高标准、全覆盖”为思路,构筑综合交通运输、城乡物流服务、政策引导支持“三大体系”为引领,实现扩规模向提品质、保兜底向促发展、通得了向通得好的“三个转变”,建设民生、交邮、幸福“三个金通”,有效破解群众安全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难题,全力创建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构筑优势明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民生金通
始终坚持“交通先行”理念,践行“发展交通服务人民”宗旨,全力推动“金通工程”由“通得了”向“通得好”转变。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2016年以来,江安县累计投资4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000余公里,“内畅外快、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交通运输路网基本形成,为全域开行城市公交、乡镇公交、乡村便民小客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路网建设由“扩规模”向“提品质”转型的思路,每年投入至少2000万元完善安防体系、客运、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每年投入至少10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日常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县域内主干线和农村旅游公路全部黑化,每个村至少有两条5米及5米以上进出口通道,通组公路互联互通路网已全面形成。
依法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实施建管分离,成立国有公司对项目实施融资及代管代建,依托“天网”“雪亮”工程,创新采用网络视频系统对重点环节进行远端监控,实现工程建设监管“零距离”“无盲区”;建立县级路政员、乡镇监管员、村级护路员三级管理体系;成立交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实现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常态化。大力培养兼有“驾驶员、巡路员、网格员、应急送医员、森林防火前哨员”五大角色的金通工程驾驶员,有效提升金通工程在公益宣传、基层治理、应急送医、商业开发中的社会经济效益。三是城乡运力配置得到新优化。在城区,开行以公交车为主导,社区巴士、网约出租车、巡游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一主四补充”运载模式;在镇村,率先开行城镇公交+便民小客运,通过电话、微信约车服务调度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响应式”服务,100%行政村实现客运服务全覆盖。
构筑覆盖全域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交邮金通
创新运用“事业共创、项目共建、平台共享、互利共赢”模式,着力构建交邮融合、高效运营的物流网络。
高标准打造城乡物流节点。在县城,用好政策、整合客运中心闲置资源,投资2000万元引入邮政快递、旅游、供销、电子商务等企业入驻,打造集客货运输、邮政快递分拨处理、旅游集散、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客货运输枢纽。建成全自动当期日处理五万件、远期十万件的“江安县城乡物流中心”,实现了物件人工分拣向全自动化分拣、常规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单一运输向综合运输“三个升级转型”,为客运站场涅槃重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乡镇,建设“镇级交通综合服务站”,增设快递投放、代销代购、邮件配送等服务功能,规范设立邮政快递、客货运输、便民小客运等车辆集中自检服务点,充分发挥次级枢纽辐射周边区域的功能作用;在村社,依托村级党群服务阵地、便民超市等,建成集村务活动、邮政快递业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金通邮快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物流配送方式,促进农副产品进城和农资、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县级物流中心1个,镇级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14个,村级“金通驿站”189个,实现金通工程全域全覆盖。
高效率提升客货运输能力。为打破传统的“挂户经营”模式,按照“增投车辆、加密班次、降低票价、政府扶持、公交化运营”方式,对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全域公交化改造。按照“金通工程”四统一要求,全面落实核查车辆外观(177辆)、驾驶员工牌工装(240人)、乡村客运标识(1000余处)、利用监管平台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对全县村级招呼站(牌)、农村客运车辆、驾驶员实行统一编码和数字化管理,做到了规范统一。投放货运专车14辆、便民小客运177辆,开行“客运班线+货运专线+便民小客运”的乡村运输和物流配送服务,部分客运班车和便民小客运承接寄递物件投递进村入户任务,货运专线承接大宗农资物资、工业产品进出村任务,实现了运营车辆增收、快递企业降本增效、人民群众获得方便实惠。
高品质增强运营服务功能。健全乡村客运“通返不通”月度考核制度,建立月度核查台账,随机抽查各乡镇通村客运车辆运行轨迹,凡出现三天内无运行轨迹情况立即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并予以整改。创新开发集监管审批、在线约车、电子商务、培训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金通畅行APP”云平台,提供政策宣传学习、物流实时查询、发布供需信息等智能化服务,实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信息智能化管理服务。
构筑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支持体系,建设幸福金通
围绕“开得通、稳得住、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健全“金通工程”长效投入、稳定运营机制。
政府积极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道路客运的实施意见》《江安县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全域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给予经营企业、服务站点经营补贴,明确定位便民小客运的客货两运属性,健全运输服务考核机制,推动交邮融合可持续发展。
创新合作机制。对纳入建设计划的县、镇、村三级物流节点站场,除享受省、市专项资金补贴政策外,县财政给予每年不低于300万元的运营补贴。按照政府扶持、企业投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模式,鼓励引导中国邮政江安分公司、中通、圆通、韵达、百世汇通等邮快企业投资入驻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全力推动乡村运输由“保兜底”向“促发展”转变。
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创建“金通工程”样板县目标,整合多方资源,搭建群众增收、企业增效、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推进乡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金通工程”的实施,推动鳗鱼特色水产养殖、白李果源、柑橘大观园等一大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涌现出天堂湖、长江竹岛、南屏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乡村旅游精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走出了一条独具江安特色的“金通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为江安县交通运输局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编辑:翟慧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