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苍溪农村公路高标准“建” 系统性“管”常态化“养” 高效率“运”

2023-01-31 16:05:35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王健 -标准+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454个村(社区),人口74.3万。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3643.6公里,县道803.3公里,乡道942.2公里,村道1898.1公里其中。已实现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及乡镇、建制村通客车“四个100%”,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为4A级。2018年、2019年先后成功创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全国示范县,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苍溪“农村公路”.jpg

高标准“建”,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基本形成“内联外畅、安全便民、绿色高效、支撑有力、富民振兴”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搭建“五纵三横四联”的干线公路骨架,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布局,有效对接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建设,打造形成阆苍南沿江立体交通走廊,推动中心乡镇实现“1小时交通圈”,聚力建成四市互通战略支点、重要综合枢纽节点、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镇村直接连通率100%。推进被撤村到并入村道路的直连、修复和加宽,确保直连道路100%实现硬化,路面宽度达到4.5米及以上。聚焦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公路达到60%以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四级双车道公路达到30%以上,乡镇、建制村和撤并乡镇、撤并村直接连通率达到100%。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率达到86%以上。加快产业路旅游路建设,物流客运直接通达率100%。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对旅游、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实现物流、货运、客运直接通达率达到100%。深入实施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专项推进方案,进一步改善边远山区群众出行条件。以完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和学校、集市等人群密集路段安防设施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基本实现村道公路路侧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全覆盖。加快推进普通公路畅安工程,整治农村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安全隐患和农村公路危旧桥,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系统性“管”,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制定了《苍溪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农村公路“总路长+县、乡、村级路长”的路长制体系,明确了各级路长和路长日常工作机构、工作规则、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紧紧围绕保通、保畅、保洁的“三保”重点,以清理塌方、清洁路面、清除杂草、疏通边沟涵洞和沿线垃圾杂物为重点,集中整治路面抛洒滴漏、乱倒乱扔、乱贴乱画、乱占乱建等损害公路及其设施行为,加大执法惩处力度。迁移公路沿线污染源,种植树木花草、设置围栏、修筑文化墙等进行环境美化。规范沿线建筑工地施工车辆装载和进出公路清洗保洁行为,取缔并控制公路控制区内的违法作业。共同创造畅、洁、绿、美的路域环境,确保取得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常态化“养”,农村公路安全通畅

逐步推行市场化养护为主、市场化养护与群众志愿养护相结合的综合管养模式,县、乡道养护采取购买市场化养护服务的方式,村道养护由沿线村社或群众分段承包负责,分级落实养护责任,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并落实农村公路县乡村道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0、5000、3000元/年/公里。按照“县领导包片、村组干部包村、群众包段”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应急抢险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况检测评定体系和以路况水平、资金保障、群众满意度等为重点的养护考评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公路管养机制。

高效率“运”,支撑发展成效显著

大力开展道路运输“大下乡”行动。2021年底,全面实现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四统一,统一了乡村客运车辆标识、车身颜色、村级招呼站(牌)和从业人员标识。全面巩固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推广标准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车车型,发展厢式、冷藏、散装、液罐等专用运输车辆,推行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合,初步形成以企业联盟为主体、以零散小微运输业务为补充、以客货运信息平台为纽带的物流市场结构。完善养护公示栏、宣传标语、道口警示柱、标识标牌等附属设施,不断提高群众出行的安全性和幸福感,有力提升农村道路整体风貌和形象品质。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