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俄初山隧道高原勘察工作小记

2023-07-06 10:16:02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熊沁莹 张超 焦运轩 -标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稻城亚丁景区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三怙主神山傲然耸立、神采奕奕,香格里拉小镇上游人如织。2023年4月6日,G664稻城县香格里拉至各卡(川滇界)段改建工程(含俄初山隧道)如期挂网招标,标志着由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岩土勘察设计分院承担的俄初山隧道勘察工作,在历经一百多个昼夜,克服严寒、冰雪、疫情等困难之后,如期交上满意答卷。

俄初山隧道作为G664稻城县香格里拉至各卡(川滇界)段改建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全长约4840米,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隧道建成后,可节约越岭公路里程35公里,节约山路行车时间1.5小时,并可避免俄初山冬季大雪封山、雨季边坡垮塌引起的交通管制,实现全天候交通直达。

时间紧条件差 工作责任重大

俄初山隧道勘察工作于2022年11月上旬进场,勘察期为高原冬季,天寒地冻,布设的两个深孔海拔均在3600米以上,夜间钻孔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二十度以下,由于隧道地处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植被脆弱,森林防火等级高,保温取暖极为困难。12月初共有2批次10余名工人新冠感染与高原反应叠加住院,造成钻探工作几乎面临停滞。2023年1月初大雪封山,水源结冰,便道积雪,给钻探实施带来极大挑战。

隧道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其设计方案及造价受地质情况影响极大:如围岩等级划分、地下水发育情况、地应力高低、有毒有害气体发育情况及特殊地质段落长短等。而俄初山隧道正是这样一条深埋、特长、高地应力、特殊地质极为发育的典型隧道,全长4840米,最大埋深约1100米,穿越2条断层带及2个褶皱。面对勘察周期只有勘察常规周期的一半,且受地层因素影响,隧道深孔完成时间无法预计,勘察期全部为冬季,位于高海拔山区,面临低温、大风、春节假期,环境保护、森林防火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勘察人员表示“在12月份,三九寒天,冰天雪地,又是高海拔山区,含氧量低,三千多米的基础海拔,每天爬山几个小时,才能开展工作,对身体伤害太大,真不是干勘察的好季节。但关切与责任在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此外随着第一波疫情防控放开,大多数勘察者都出现感染症状,当时在成都感冒药、退烧药更是难以祈求,更别说在医疗资源不足、卫生条件有限的偏远小镇,再加上气温低、海拔高,身体恢复极为困难,又临近春节,工人回家心切,纷纷要求马上回家过年。“当时作为勘察负责人,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下,我的信心都产生过一丝动摇”勘察负责人讲述到,但是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又组织新的设备和人员进场,保证了项目的正常开展。

地质构造复杂 钻进过程严峻

隧址区地质构造极其发育,岩性以软质板岩为主,受断层及层间挤压影响,多处岩体极为破碎,钻进过程中孔内缩径、垮孔等问题不断。其中228米深孔因频繁缩颈、卡钻导致无法继续钻进,开孔重钻达4次;406米深孔多次出现缩颈等问题,期间连续10天基本无进尺。面对冬季恶劣气候、复杂地层条件、高原反应、新冠疫情、春节假期作业等种种不利因素,岩土勘察设计分院紧密协调钻探劳务单位,要求其全力做好钻探人员与设备统筹安排,同时安排技术人员长期驻守现场,白天开展地质调绘,凌晨实地量测隧址区最低气温,现场跟踪督导深孔质量与进度,春节期间坚守现场,保证不断人、不停工,每日向公司及时汇报勘察进度与现场最新情况。

2023年2月底,勘察组先后完成包括地质调绘、钻探(含两个深孔)、贯通性物探、声波测井、地应力测试、瓦斯测试、内业资料编制等全部工作,3月底取得本项目施工图批复。

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岩土勘察设计分院项目组成员发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雪无阻向前行”的艰苦奋斗精神,多措并举,在冬季的高原地区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俄初山隧道的勘察工作,为本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