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通道 搭平台 四川省加快变开放高地
——“2023中国西部国际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大会暨物流通道与枢纽建设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
近日,笔者从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专项活动—2023中国西部国际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大会暨物流通道与枢纽建设发展大会得知,四川“铁公水空”正全面发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重大通道优势加快显现,公路总里程全国第一,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形成,成都成为全国第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四川省口岸功能更加完善,开放平台不断做强。枢纽集疏运力进一步加强,物流节点不断优化,多式联运加快发展,综合物流运输网络无缝衔接纵深推进。四川交通的提档升级内敛外畅为四川省进一步开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用区位优势 扩大“朋友圈”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四川将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打造中老班列全国重要集结中心、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国际贸易枢纽,构筑开放大通道大枢纽。往北,经欧亚大陆桥,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向南,经过大湾区和北部湾出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四川可以发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衔接作用。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6月30日会议现场,在多方见证下,四川省南向商业贸易联合会正式成立。四川省南向商业贸易联合会由省港投集团牵头,省外贸集团、锦弘集团、民生货运公司等相关单位联合发起,集聚南向经贸合作的四川企业200余家,广泛联络老挝、越南、印尼、泰国、澳大利亚等RCEP成员国代表企业为协作伙伴,共同在物流运输、加工制造、农业种养殖、矿产采运贸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形成通道共建、市场共育、信息共享、成果共赢的南向经贸朋友圈。
以联合会成立为契机,会上还签订了一系列推进南向经贸合作多方协议。协议主要围绕矿产开发、农业产销、产业平台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聚焦特色川货“走出去”、海外资源“引进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加快推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垂直整合的国际物贸产业服务体系。
“联合会将把四川与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国家的中外社会企业有效联通、组织起来,充分激发市场潜能,形成更大的贸易增量和开放合作空间。”四川港投集团董事长贺晓春告诉笔者。作为全省唯一能够同时提供四种运输方式的国际综合物流供应商,此次会议可谓收获颇丰。集团签订了三方航空客货运专线合作协议,已开通成都至布达佩斯、曼谷等地全货机包机航线的基础上,为加速布局空中“货运廊桥”再添新局。另外还与澳大利亚相关集团签订了农产品物贸合作协议,依托双方在中澳两国的供应链渠道优势,拓展多维合作。这与本次大会“构筑开放大通道大枢纽,推动物流贸易加快发展”会议主题高度契合。
一揽子协议 四川南向门户加大作为
大会当天,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南向通道运营、物贸枢纽布局、供应链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产业等领域,全方位推进地企合作;在此框架下,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订《四川南向智慧物贸中心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参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立足攀枝花南站片区,打造以冷链物流、高铁快运、城配仓储为主的综合物贸枢纽,同步依托攀枝花农副产品种植加工、钒钛及钢材大宗矿产等资源,围绕四川与南亚、东南亚的贸易和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业务布局,为推动形成四川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合作协议签订的背后是一段以“开放”为主题的故事。攀枝花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是通过成昆铁路、中老铁路连接泛亚铁路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重要交通枢纽,“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优势明显。2022年12月29日,以成昆铁路开通为契机,攀枝花政府与省港投集团共同努力,促成了中老铁路国际班列在攀枝花的首次发运。今年5月19日,攀枝花又一次迎来中老班列开行的重要时刻。一辆满载四川本地生产制造的200吨化工品、20个标箱的中老铁路国际班列再次从攀枝花驶出,用时3-5天到达老挝琅勃拉邦。自本趟班列起,按照每月1班的频次稳定开行中老铁路(攀枝花)国际班列,推动形成高效统筹、省市联动的四川南向开放“大动脉”。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出席会议并致辞。相关国家政府机构及企业代表,四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