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夹金山隧道工程建设:赓续红色血脉 当好开路先锋

2023-08-03 10:54:05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陈杰 秦涛 焦运轩 -标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省交通宣传中心党支部联合兴蜀公司机关一、二党支部、夹金山临时党支部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新寨子教学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施工出口现场.jpg

夹金山隧道建设项目现场,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们有序地进出于隧道。

夹金山隧道建设项目指挥长朱树林告诉笔者一行,“最近天气不错,为按期完成进度目标,我们全体建设者都在拼,截至7月26日,‘夹金山号’TBM累计掘进6420米,占TBM设计工程量的100%,提前14个月完成设计掘进任务,为实现平导洞贯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12月26日,国道351夹金山隧道开工建设。隧道起于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止于小金县达维镇,其中夹金山隧道主洞长度9.35公里,平导洞长度9.36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时,建设工期4年。夹金山隧道贯通后,翻越夹金山的唯一通道——国道351线公路,将不再受冬季冰雪影响困扰,可常年全天候通行,且翻山时间将从现在的最快1小时缩短到10分钟。川西地区国省干线路网将得到优化、通道抗灾能力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同时进一步带动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关注度高 制度机制健全

2021年12月,交通运输部将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项目列入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按照“十四五”投资政策给予超过4亿元的支持。省委省政府也将本项目建设作为2022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的重点事项之一,支持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建设。

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攻坚小组,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红色资源,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岗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保障和加快推动交通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6月,经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批准,夹金山隧道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由6家一线参建单位选派的优秀党员构成。前方党支部与后方党组织协同配合,形成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统一领导、厅直有关单位和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党委分工负责、临时党支部靠前指挥的联动组织领导格局,为破解一个个难题,有力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业务 项目行稳致远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今年6月,正值临时党支部成立一周年,在厅党组、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等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践行“两路”精神和夹金山精神,增强“工地党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活力和业务实力,引领推动项目建设行稳致远。

充分发挥党员带领作用,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使党员成为保安全、树样板、创精品的带头人。

走进党员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艳的党旗、党徽和入党誓词、党员的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和支部工作职责等内容,“一个支部 一座堡垒 一名党员 一面旗帜”宣传语,以及TBM施工掘进计划阶段安排等,这些重要的党建元素和工程元素为活动室增添了仪式感、责任感和庄严感。临时党支部共打造党员活动室4个(指挥部驻地、项目部驻地、项目二分部驻地、小金端洞口),具有特色的党建文化长廊1个,设置党建展版、党建文化宣传区,通过大力弘扬传承“两路”精神、“夹金山精神”,设置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文化、廉政文化元素、警示公示牌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

此外,为强化主题政治教育,着力提升内外联动,临时党支部协同市县相关部门和都市轨道交通等单位开展联建共创主题活动,把党的组织串点连线成片,打破不同主体、单位之间的壁垒,使不同参建单位和关联单位有效沟通联系、高效协同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第一次创新地把党组织的“三会一课”结合工地例会、安全环保会、质量专题会等项目建设会议顺利召开,让党员和更多项目青年、主要管理者,深刻领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同努力提高党建、业务综合能力素质。“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第一次感受到这么融洽的家庭式党组织氛围,以前更多的是在本单位的党建活动室与本党支部熟悉的同志一起学习党章党规,听廉洁教育、党风家风建设会,现在我们在项目建设一线、在村间坝头,和村里的老党员,其他参建方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党员一起开展主题党建活动,收获颇丰,意义也不一样。”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安俊吉欣慰地讲道。

TBM科技助力 加快项目推进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项目作为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工程建设早日完工投入使用对群众出行与经济生活发展意义重大,且建设地在高原山区,面对工期紧张、地形复杂、高原缺氧等因素众多的情况下,引入科学性的开挖掘进方式必不可少,而TBM施工掘进具有该项目建设上的三大优势——掘进进度快、安全度更高、节省投资多,这正好契合了这一工程建设需要。

夹金山隧道是目前最长的二级公路隧道,也是第一个采用TBM+钻爆法施工的单洞对向行车公路隧道。隧道开工建设以来,遭受突发地震、高温限电、冰雪严寒、地质地形、工期紧张、生态环保、运营等多种因素考验。为确保项目安全科学、生态环保、定期完工,项目建设贯彻执行“技术可靠、方案可行、经济合理、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设计方案选线更环保、建造更绿色,在无害化穿越重大环境敏感区域,成功绕避不良地质隐患点,舍弃了造价低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辅助施工方案,并基于地表生态承载能力情况,对隧道弃渣采用隧道自利用、洞口综合体填筑、地方需要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了180万方隧道弃渣的合理处置。

提出“低碳运营”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利用隧道进出口海拔高、光照强等优势,首次将“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理念运用于公路隧道,充分利用川西高原丰富的太阳能,在隧道洞门及隧道附属建筑采用光伏瓦片发电,用于隧道洞口段和洞外建筑物照明用电,实现节能降耗,打造绿色智慧交通。

创新行业监管机制

科学管理安全施工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通过构建“交通行业主管+项目业主+母公司”、“临时党支部+代建项目指挥部”、“参建单位”三级监督体系,实现全方位多渠道监督,进一步加强监管责任。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行业监督与指导力度,推动夹金山隧道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项目部创新行业监管机制,提出建立健全“五零”、“五化”、“三机制”,通过加强质量监管、进度管理、安全监管、生态保护、清廉交通建设,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工作衔接“零延误”、工程安全“零事故”、生态环境“零破坏”、工程违法违纪“零案件”。大力实施发展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施工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五化管理措施”,深化科技管理力量,全面实施信息化管控模式,隧道施工、工人进出洞监控全覆盖,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机制、月调度机制、专家团队全过程咨询机制等三个机制,实现高水平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除了监管严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也更加科学、严谨。去年8月至11月,就围绕项目建设重难点和关键施工技术方案,邀请了兴蜀公司总工办、公路院设计院后期服务团队、西南交大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等专家亲临施工现场实地踏勘并举行多场座谈会深度交流。

在高原山区建设这样的隧道工程,只有科学的管理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造就亮点工程、精品工程。

建设一地交通 温暖一方群众

项目建设地地处偏远地区且有着大量建设者,需要的生活物资从外地调运过来比较麻烦,临时党支部就把隧道建设后勤保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长期定向向小金县、宝兴县贫困村或农户购买蔬菜、水果、猪牛羊等农特产品,帮助当地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交通力量。

除了在食品采购方面给予当地群众支持,项目建设还在就业方面给予更多的机会。多吉旺久,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今年年初通过项目部招聘成为了几十名同批次入职的少数民族普工中的一把好手。“我现在负责混凝土保供板块的工作,主要是割开水泥袋,按照配比要求,将一定量的水泥原料推送到传送带上,传送至搅拌机中与石粉混合,最终出料达标的混凝土”多吉旺久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讲到。在休息空隙,多吉旺久告诉我们,像他们这样三四十岁左右的人,在当地只有靠着养牛养羊获取一定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通过季节性招聘,灵活用工,在工地做普工既可以增加收入。

项目还在工地建起了“医疗保障点”,由白色活动板房搭建而成,由四川省交通医院派员,轮期现场蹲点服务,为夹金山隧道建设者提供“365天+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姚平介绍说,“医疗点自成立以来,交通医院共选派骨干医护人员10批次、38人次,共开展诊治约2300人次;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创伤急救、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15次,同时,在运行期间,持续加强需求医药物品、仪器设备供应与维护等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为参建人员职业健康保驾护航。”

都说川西风景美如画,最美忆川西。当你亲身参与四川交通建设,成为高原山区交通建设者的一分子,你会觉得“川西风景美如画,最忆交通人。”今天的四川交通铁军,传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高质量建设夹金山隧道,为沿线人民群众开启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新征程,努力当好开路先锋而骄傲。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