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交职院:深化校企合作 助力毕业生就业

2023-09-05 16:56:03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陈杰 陶莹 -标准+

“同是交通人,共谋交通事”。近年,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对接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毕业生就业。

职业发展导师团体验活动.jpg

深入开展走访调研 对接企业发展需要

“在这儿实习还习惯吗?在现场工作中,你们要注意安全,谦虚谨慎,跟着师傅好好学习技能本领。”7月24日至27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蒋永林带队赴乐西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宜金高速等在建项目开展实地调研,与部分校友代表进行实地交流。

“我前不久跟着项目建设拼装组,参与西宁河特大桥钢管拱合龙工作,西宁河特大桥作为宜金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项目之一,对于高速建成通车具有重要作用,而桥梁钢管拱合龙拼装工作则是由我们中建钢构负责钢结构制造拼装,是国内首例8管对接柔性劲性骨架拱桥,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重大项目中来,负责组织钢管对接工作,这无疑是我工作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很感激学校当年提供的多岗轮训和校外企业模拟实训”。于2021年从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毕业的杨旗,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被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录用。调研组中的老师介绍说,此次调研的目的,旨在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学习项目工程管理经验,了解路桥工程最新施工工艺和交通建设行业人才需求,为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新模式,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达到“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共搭产教融合平台 服务国家工程建设

今年5月,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院信息工程系师生团队参赛项目《道路安——山区连续弯道协同管控领航者》一举夺魁,荣获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类项目金奖,实现了学院在该项赛事上零的突破。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把成果转化为项目,改善山区道路交通设施,妥善解决山区道路弯道问题。这是获奖学生之一刘杰在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后的感受。

“项目的灵感来源于真实的需求。”项目负责人、信息工程系副主任 佳介绍到。该项目能精细化掌握山区道路交通动态全貌,对区域、路段和车辆进行多维度全态解析,解析路况与当前出行车辆的关联关系及演变规律,进行交通事件智能识别与处理,现已有相关成果经验用于山区道路交通管理之中。团队依托现有校企共搭产教融合平台,多地考察,了解当地交通情况,分析问题,自主编程搭建了智慧管控平台,拿下该创新创业项目金奖,现已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近年来,校企共建省级科研平台3个,组建四川交通运输研究院专职科研团队1个,联合开展交通产业高端应用技术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区桥梁车流状态及驾驶员行为研究,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零的突破。依托牟廷敏大师工作室,在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团队服务支撑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围绕不断发力数字交通技术应用,协同推进成果转化目标,将智慧高速建设标准、专利、软硬件产品等部分成果应用于蜀道集团成宜智慧高速等项目中,积极为沿江高速等在建项目开展工程咨询等技术服务,为校企共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

合力打造育才机制 提升人才育训能级

今年上半年,学院从各大企业聘请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员,组建“职业发展导师团”,为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工作提供坚强的力量保障。

5月,蜀道集团王孝国导师以《争做交通事业的追梦人》就业辅导讲座,四川泰通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郑件导师以《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分享自己对就业工作的规划打算,向学院各专业800余名师生带来了新的就业思路和职业规划。6月,“职业发展导师团”组织30名学生到成渝公司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余万福导师带领同学现场体验活动,让大家直面了解高速公路营运维护全过程。此外,职业发展导师还将参与《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教学、指导《行业认知读本》编制、现场指导大型招聘会、开展生涯咨询、拓展就业岗位等工作。

学院与行业相关企业人才交流机制,百名产业导师进校园、百名专任教师进企业、百名专业人员进平台“三百三进”计划,一些参与计划的老师讲到,“这个机制让在校老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核心要素管理者实现岗位对调,精准对接企业需要,利于我们“照方抓药”培养专业人才。

学院现已完成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两年脱产转岗培训,共计407人。企业全程参与定制学员选拔、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编写、理论实践授课、课程考核评价,开创积分制学员考核和全过程第三方监督的质量保障机制,打造了“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长时间大规模脱产培训的育训结合交职样板。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