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走在深邃的华蓥山隧道里,韩文抢第一次感到脚步如此轻盈与有力。尤其在跨过脚下采空区时,甚至有种奔跑的冲动。
隧道内灯火闪烁。昨天,韩文抢和同事们刚刚完成了左右洞采空区最后仰拱混凝土的浇筑,喻示着他们终于突破了此前举步维艰的采空区。心情大好的韩文抢,连嗓门都比平时大了许多,逢人都是笑嘻嘻的,这与他以前不苟言笑、眉头紧锁的形象相差甚远。
韩文抢中等个头,身体壮实,一看就是比较稳重的人。带着几十号人的管理团队,扛着8个多亿的重点项目,作为项目经理,“主心骨”至关重要。他的思路方向、决策水平、担当精神如何,不仅影响着一个班子、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成色,也决定着一座隧道、一条公路的生产路径和发展过程的底色。
项目团队刚刚迈过的700多米区域,是我国隧道施工中罕见的煤矿采空区。以往,遇有类似复杂地质地带,设计和施工单位总是想方设法绕着走、躲着干,能离多远就多远。而在华蓥山,韩文抢他们是正穿采空区,是直面高风险不回避,尤其是B区20米为“雷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担当?
一上马遇到“下马威”
从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为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三线建设”,华蓥山腹地开始了大量的矿产开发。在两平方公里的核心矿区内,就曾有高顶山煤矿、新兴煤矿、招勋三煤矿等12户矿山企业。然而由于后来大规模、粗放式的无序开采,使得矿区逐渐变得“千疮百孔”,造成整个矿区环境地质破坏。
长期破坏造成的多处地质灾害,给今天的华蓥山隧道施工带来了无数可以预见和难以遇见的极端性难题。华蓥山隧道及引道工程全长15.5公里,是广邻快速通道(即广安主城区经华蓥至邻水)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也是构建广安市“一心两翼、一轴四带”的重点交通项目,将为广安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同城融圈、链接双核、融通全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供强力交通支撑。
设计表明,华蓥山隧道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注定与溶洞、涌水、断层等地质灾害有着不解之缘。加之隧道要穿越巷道、采空区、煤层等极为复杂的地质地带,施工可谓难上加难、险上加险。
2021年6月,韩文抢第一次看到华蓥山隧道设计图纸时,心里直犯嘀咕,这也太难了吧!那时,他还是中交一公局五公司贵州沿印松高速公路项目经理,在偏僻的大山里已待了3年多。好不容易眼瞅着带领大伙快干完四座隧道、两座刚构桥,没想到又将接手这一滚烫的山芋。
前后两个项目横向比较一下,华蓥山隧道唯一的利好是施工地段距离城区较近,工作生活上要方便一点。加之周边风景也不错,大伙的心情也会好一些。韩文抢暗想,至于活有多难,以后先干再说吧。
通过有关工程资料,我们了解到,华蓥山隧道全长6.5公里,是四川省目前在建最长且地质最为复杂的煤(岩)与瓦斯突出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正穿煤矿采空区的公路瓦斯隧道。隧道穿越煤层采空区和断层岩溶地质等复杂地带,伴有瓦斯、硫化氢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其中监测的可溶岩段落占隧道比例约80%,探明的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段落占隧道比例约38%。隧道水文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安全风险系数极高、施工组织难度极大,被业内专家称为“五毒俱全”的隧道,堪称“隧道不良地质博物馆”。
2021年10月18日,当韩文抢第一次以施工方的身份,来到四川广安和当地业主代表见面,准备办理进场手续时,就接到“年前完成洞口导向墙”的任务要求。
“万事开头难”。一个项目开好头、起好步,往往能为整个建设期奠定好坚实的基础,保持一个良好的规律状态,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拿起初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合站选址来说,由于距离城区较近,要么是隧道洞口附近位于滑坡体下,不宜选址。要不就是周边属于华蓥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保要求高,现实情况不允许,满足施工条件的场地实在有限。
那段时间,韩文抢和其他几名项目班子成员,不是在选址,就是在去选址的路上。联合有关部门反复进行现场踏勘、可行性论证,可合规的理想场地实在难以定夺。
钢筋场、拌合站迟迟建不了,眼看年前完成导向墙的承诺就要化为泡影。局面打不开,有劲使不出。韩文抢可不想成为活还没开始干,就不守信的那种人,那不是他山东人的性格。
办法总比困难多。韩文抢决定“借鸡下蛋”,经过对中交一公局集团范围内的就近项目了解,很快与重庆铜梁境内的兄弟项目协调好了钢筋设计加工,并联系了当地的商砼站供料。
一诺千金,是因为从来不会辜负使命。在完全没有自建场站的情况下,提前建好了导向墙,这顿时让项目业主代表对韩文抢和他的团队刮目相看。
导向墙只是“冰山一角”,仅仅是拉开施工序幕的一个开端,标志着项目在华蓥山腹地扎了根,亮了中交的旗。谁都知道,接下来的实质性进洞、常态化掘进,才是硬仗,才是苦战!
“隧道有多难、有多险?”关于华蓥山隧道的新闻在业内、圈里传开了,有人问韩文抢。
只有真正懂华蓥山隧道地质灾害,来现场掌握了实情,能警惕地预判潜在风险的人才知道其中实情。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韩文抢有股倔劲头,从不会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轻易流露畏难情绪,怎样快速打开施工局面才是他默默思索的重点问题。
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只有胸怀大局有担当、脚踏实地善作为的人,才会在一次次艰苦磨砺中养成“任务重压不倒、艰险多吓不倒、困难多难不倒”的精神气质,总是始终牢记组织嘱托,背负团队期望,以实干实绩回报大家。
韩文抢便是这样的人。
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任务
2022年春节前夕,韩文抢所在的中交一公局五公司“冬三早”工作组也来到华蓥山隧道,帮着项目一道梳理工程重难点,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当他们全面了解项目前期准备、当前进展、下一步计划时,禁不住为韩文抢他们捏了一把汗。
在中交一公局旗下,五公司算是打隧道的王牌之一。远在新疆哈密的东天山隧道、甘肃岷县隧道,以及北京冬奥会延崇隧道作品,都出自五公司之手,都是在我国隧道领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一个个高难度、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成为锤炼公司团队意志品质、锻造过硬本领的试金石。一支支队伍前赴后继、接续奋战所焕发出的精神力量,积淀成为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志气和底气。
一座隧道,就是一个堡垒。一个项目,就是一场战役。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何况是集中了众多极端性施工难题的复杂项目。统筹推进生产计划过程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同步抓什么,重点抓什么,怎么抓,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和总体把握,考验着一名项目经理的决策能力和一个项目班子的整体合力。
2008年从内蒙古交通大学毕业后,韩文抢和无数同样踌躇满志、志在四方的热血青年一样,将奋斗作为青春的注脚,先后参建了15座隧道的建设,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领军人物。然而,今天的华蓥山隧道,注定与以往任何一座隧道不同,必定让他刻骨铭心。
无论在哪里担负施工,韩文抢总是把企业的信誉、群众的口碑看得比金子还重,也把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梦想放在心里,转化为团队一往无前的奋斗动力。但这一次,韩文抢深知,华蓥山隧道与众不同,建设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既等不得,也急不得。
经过长时间的一系列准备,终于敲定了混凝土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厂。拌合站是就近利用当地原先的碎石加工厂,盘活了闲置的厂区。钢筋加工厂也是在5公里开外,管理半径一大,管理难度也就大了。
2022年6月3日,也就是端午节前一天,项目部终于完成所有118项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完全满足进洞生产条件,正式拉开洞口施工的序幕。
然而,一进洞就显示五级围岩,一探测就发现低瓦斯,伴有硫化氢有毒气体。再经过超前探孔监测,进洞前面30米属于浅埋段,为典型的破碎层。
特别复杂脆弱的地质必须要有超常规的举措。经多方咨询、研讨论证,韩文抢带领技术团队敲定以“CRD”施工工艺为核心的方案,主要是采取42个108型号大管棚,以25米的深度嵌入山体,构成四块十字型骨架,在洞口形成以横接为主的坚硬支撑系统。
洞口成型如此之难才是第一步。紧接着,无法实施爆破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机械开挖往前赶,如同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赶。右洞30米,足足干了3个月。一个月平均10米的掘进进尺,刷新了他工作以来的最慢施工记录,这让他有时感到一阵阵脸红。
即便是如此艰难,也要咬牙坚持。瓦斯在我国隧道施工领域,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且紧张的指标。近些年来,一些瓦斯隧道出现过一定险情,无时无刻不引起国家层面和行业内高度关注。
治理瓦斯有经验可循,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那一段时间,在线上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中交一公局集团安全生产督导会、云集国内专家的评审咨询会的会场,都直接搬到了华蓥山隧道项目现场。围绕瓦斯治理、通风系统、突泥涌水处治等重点难题,专家顾问组带领大家“巡诊把脉”,分别量身定制一级方案。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华蓥山隧道及引道工程是广安市2022年“挂图作战”重点建设项目,被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并列入四川省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设一座备受关注的重难点隧道,便是一场注定艰辛的锤炼。大学毕业后,韩文抢跟随项目走过不少地方,每一个项目不仅是一段宝贵的经历,也是一场生命的历练。每走一个地方,都充满激情,也满怀感恩。
来到广安,韩文抢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因工作生活关系结识了很多领导群众。某种意义上而言,不仅是建设方、施工方战略合作关系,也是命运共同体。更何况,华蓥山隧道作为高危工程,自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安全生产是前提,重点防范是路径。
遇到检查要停工,超前防护措施不到位也要停工整改,有些职工和工人渐渐有了抵触情绪。看到不对,韩文抢也意识到自己最近脾气大了,沟通处理问题有些简单甚至粗暴了,连忙进行自我减压、调整状态,与大家谈心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可谁能想象到韩文抢作为项目经理,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呢?眼前是真实存在的高瓦斯隧道,绝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稍有不慎,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将是历史的罪人。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制度”,一进门项目部会议室,便可看到韩文抢特地安排人在墙壁上张贴的醒目标语,也将高度警惕、严加防范的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安全是头等大事,决不能掉以轻心。
“硬骨头”一个接着一个啃
“一座华蓥山隧道的风险,可能比我过去修的10座隧道都要高、都要多!”韩文抢的这番话的确是心声。引水洞、暗河、巷道、采空区、煤层,如同一条条潜伏的“拦路虎”,正虎视眈眈地紧盯着项目团队。
华蓥山隧道进口洞顶与当地高顶山水电站引水洞长距离并行,间距仅有六、七米。引水洞前后高差足足有200多米,水压达2兆帕。“掘进过程中我们稍有不慎,就要捅个“大篓子”,那将是‘灭顶之灾’。”回忆起当初穿越引水洞的经历,韩文抢至今不感到半点轻松。
头顶悬着个“大水盆”,这听起来就令人发怵。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没有任何案例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在中南大学专家团队等单位的技术支持下,采取建模型拟计算,决定实施超前小导洞法。
超前小导洞的做法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但无数次的酝酿与研讨,也只是停留在数据模拟上,具体怎么干、会出现怎样的效果,都是未知数。
“无数次的讨论终归要付诸行动,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发现问题、找到症结,那咱们就在过程中解决、在解决中前进!”在中南大学阳军生教授的鼎力支持下,韩文抢在技术研讨会上当即表态。
从底部开挖、设置5米×6米规格超前小导洞,以每40米范围循环、再扩挖的作业方式,是整个施工方案的核心。深夜,韩文抢还组织技术管理团队和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都交代清清楚楚。
有关部门特批的“煤许炸药”是导火索,也是关键所在。它具有突然间爆破威力小、震速小的特点,能成功消解爆破震速,把爆破应力往下传导释放。通过多次踏勘,不断进行设计优化、可行论证,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与引水洞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实现了最小范围、最小程度的震动扰动。不到1个礼拜,小心翼翼地穿过引水洞。
位于半山腰的杨家河距离洞顶只有28米左右,溶洞密布,裂隙发育,日涌水量能达到惊人的20万立方。
“治水得有巧劲,得顺着它来!”韩文抢心想。在中交一公局集团和五公司两级专家组的加持下,项目团队很快确定“堵排结合、以排为主”的方案思路,让山体的渗水自然泄露。此外,复合式衬砌、防渗级别从P8提高到P12等一系列“加强版”改进举措,也为施工铺平了道路。
2022年10月份正值旱季,韩文抢带领施工人员抢抓枯水期有利时机,快速突破杨家河。
超常规的举措,才能保证高风险隧道施工万无一失。根据设计图与探测结果表明,山体内废弃多年、封闭已久的煤矿巷道,与隧道掘进路线横向重叠地带有70多米长,存在高浓度瓦斯及其它有毒气体,是项目团队必须跨越的又一道难关。
“必须拆除巷道高瓦斯这颗‘定时炸弹’”韩文抢和项目党支部书记宋斌在一次生产推进会上一同立下军令状。众所周知,巷道瓦斯一旦治理不到位,开挖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项目巷道专班组紧急对接当地煤管局,调阅尘封已久的煤矿巷道资料。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才真正了解巷道的“前世今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众志成城,才能见招拆招。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总工程师赵宗智带队的专家组,从北京特地来到一线项目部进洞踏勘理思路,反复研讨定方案,最终形成“一通风、二封墙、三浇筑”三步走的技术方案。
巷道要治理,瓦斯是前提。经过论证,项目团队决定“借力打力”,即利用原煤矿安全平硐,进行大功率风机正压式送风、负压式排风,组成循环通风对流系统,实现强通风、快抽排。
将原本浓度达15%的高瓦斯,逐步稀释至0.5%安全值以下,这才具备实质性治理施工条件的第一步。然后,在总体280米长的巷道范围内,宋斌带领施工人员快速建造起5米厚密闭式的封堵墙,以“关门”之势彻底切断四周高瓦斯流通渠道,这是巷道治理的第二步。
紧接着,在一个礼拜时间内,大伙连轴转、连夜干,用840多方的混凝土将原本空空如也、高瓦斯密集的巷道填充的严严实实,才算完成巷道治理、顺利解除瓦斯警报的第三步。
形成坚固无比、独立安全的隧道施工空间,掘进才得以继续向前进。韩文抢如释重负。
穿过“雷区”向前冲
前往华蓥山隧道施工现场,需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行,路旁深切峡谷间的悬崖绝壁令人不寒而栗,迎面能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气势。远远望去,巍巍华蓥山高耸入云,“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华蓥山隧道”14个大字赫然在目。
如同两扇大门的隧道洞口,稳稳地镶嵌在山脚下。一天天顽强掘进、一步步轰然洞穿,中交建设者正在用双手慢慢打开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门户。
华蓥山隧道正穿的高顶山煤矿采空区,属于深层采空区、急倾煤层采空区、老采空区,关闭已达二十年有余,具有众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遇见的施工难题和安全风险。虽然正穿采空区长度只有20米“雷区”,可左右洞加起来的影响区域长达720米,加之施工阶段已探明的采空区瓦斯浓度高达70%,是隧道施工难度中“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水到渠成,只有高度警惕的精准施策。自始至终。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施工导向,秉承“不探不进、不明不掘、勤测瓦斯、加强通风”的指导方针,确保全方位安全、全过程稳定。通过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形成两套班组常态循环施工的模式,想方设法抢进度、保工期。
自2023年5月开始,韩文抢和宋斌分头带班作业,从右洞至左洞,让右洞为左洞蹚路。在进入采空区实质性治理前,项目团队以量离子遥感技术为“千里眼”探路,摸清前方山体地质种类以及活动范围,集中技术力量率先开展采空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取物探和钻探勘察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判断影响范围,做到全要素管控、系统性掌控。
这如同巡诊把脉后,给隧道再做了次全身CT,将不明情况看了清清楚楚。C6地质钻机超前钻探、瞬变电磁、地震波法远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等一整套先进装备,闪亮登场。借助配合自主研发的BIM建模技术,发挥出了“一体化”施工技术集成优势。
国内知名隧道专家李玉文、煤矿专家刘志强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洞查看定思路,一连几天都在开展技术风暴,对确定揭示采空区的重大方案进行专项咨询论证。
有了专家的技术指导,给了韩文抢、宋斌等人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充分预判研判采空区对隧道施工的整体影响,是基础性先导性环节,重点加强超前支护,不断优化爆破设计参数,实施全断面帷幕注浆是治本之策。经过论证,强度达到枪管炮管标准的“无缝钢管管棚工艺”,成为重点加固围岩、有效突破采空区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内嵌式钢筋笼在钢管内构建起劲性骨架,形成整体式的钢管拱,为采空区“强筋壮骨”。
全断面注浆共8环,环环相扣。累计148孔,孔孔定位,为采空区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深度嵌入山体30米处,实施呈伞状、发散式全断面帷幕注浆的先进工艺,对山体空隙进行“堵气式”封孔,防止高瓦斯等有毒气体泄露。
一揽子见招拆招式的科学手段和先进工艺,是保证采空区重点治理无缺陷、安全挺进有保障的重要支撑。足足达到8个兆帕强度的水泥浆,在采空区断面形成5米厚的“保护墙”,继而分层浇筑仰拱混凝土,从整体上治理,实施全断面保护。
千方百计保证上不坍塌、下不沉陷,形成整体闭环的坚固护壁,为掌子面得以正常掘进创造了充分必要条件。
敢于正面揭开采空区神秘的面纱,勇于采取有效措施精准施策,这是一个优秀团队的战斗本色。一步步治理,一天天攻关,依次从采空区A、B、C、D区相继突破,为真正进入实质性掘进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过程全管控、安全零伤亡,困扰项目团队长达半年之久的煤矿采空区施工段落正式突破,没有比这更令韩文抢喜悦的事情了。这也是他们继成功治理暗河、引水洞和巷道等一系列极端施工难题后,又一次赢得的施工大捷。
有关专家表示,华蓥山隧道采空区与隧道‘纵向+横向’距离同步检测法,是中交一公局集团项目团队近年来不断探索总结出的一系列新工艺的代表性做法,为下一步煤层断层施工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底气,对我国相似地质条件下煤矿采空区高瓦斯隧道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座长长的隧道,穿越的是青山绿水,托举的是金山银山。要想把绘制好的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一定要经受非同寻常的考验和挑战。“有人说我们隧道是‘五毒俱全’,有了之前一系列复杂地质构造和灾害病害的治理实践经验、技术方案,再有多大的风险,再艰巨的重任我们都能沉着应对!”韩文抢信心满满。
隧道如龙,正穿山而游。龙的传人,正在以双手打开华蓥山之门,让现代化大通道穿山而过,连通城市,拥抱未来……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