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村地区便捷出行、物流畅通“最后一公里”
巴中“金通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2023年,巴中市积极推进“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探索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多元服务,有效打通农村地区方便快捷出行、寄递物流畅通“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王爱华,包裹到了!”在通江县杨柏镇新桥河村的“金通工程·邮快驿站”站点,“小黄车”驾驶员蒲爱民拉开车门,熟络地开始与站点负责人王爱华交接邮件。蒲爱明的小黄车每周固定给该站点配送三次邮件,在站点里完成交接的同时,也运出村民们的土特产品。
“交商邮供”畅通寄递物流
穿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黄车”,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帮助打通了乡村寄递物流畅通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巴中市扎实推进全市“交商邮供”三级物流体系融合发展,市县区利用闲置客、货运输站场资源,积极引导邮政、商务、供销企业入驻。
巴中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巴中共建成县级共配送中心5个,建成集客运、物流、商贸、邮政、快递、供销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寄递物流运营中心119个,统筹商超、村邮站、军邮站、电商站点等场所建设村级“金通驿站”1316个。“金通工程”小黄车开展邮快进村到户业务,累计送出近80万份小快递。驾驶员通过客车司机、物流配送员、商业广告收入等实现“一岗多薪”,促进“稳岗留工”,确保“金通工程”开得通、留得住。
各区县也积极创新思路。2023年,平昌县成功创建“金通工程”样板县;通江县开通交邮合作线路168条,依托农村客运车代运邮件、快件、党报党刊;平昌县、南江县充分利用乡村客运车辆的座套、车身两侧、招呼站(牌)植入商业广告,所得收益反哺车辆经营者;恩阳区依托客运站场建设县级寄递共配中心;巴州区积极推进乡村客运均等化服务……
“多元运输”方便群众出行
“喂,师傅我在新桥河村要去通江,麻烦来接下我嘛……”,通江县杨柏镇新桥河村民王芝华通过电话“预约”了乡村便民小客车,几分钟后一辆印有“四川乡村客运”标识的黄色小客车就开到王芝华家门口,将他送到县城。
只需一个电话,便能在家门口坐上车,王芝华对通村便民小客车的服务很是满意。自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以来,巴中市在构建班线客运为主、片区经营为辅、预约响应式服务兜底的农村客运出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开行“赶场车”“学生车”“就医车”等群众特色出行“专车”,丰富多样的出行服务让“小黄车”真正开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此外,巴中市还围绕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积极响应产业园区、聚居点等群众出行需求,因地制宜提供班线、公交、预约响应式等服务,分类实施城市公交、镇村公交、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等多元客运模式,开行通勤专线、学生专线、就医专线、敬老专线等11条特色线路。
2024年,巴中市将进一步依托“金通工程”农村出行服务体系,高质量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融合发展,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渠道,有效提升群众出行、生产生活质量。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