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多维度打造乡品为“香品” 省港投集团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2024-07-03 17:30:10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扎西美朵 -标准+

生态兴,则国运兴。良好的生态能让山水“生金”,能让田园“产富”,能让生活“变美”,让乡村振兴的梦想不再遥远。

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港投集团”)核心一类直属企业省滨水城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滨水城乡公司”),匠心打造的“理水兴乡”乡村振兴新模式,全链条基于生态、承于生态、兴于生态,写下高质量和美乡村建设的时代华章。

image.png

高水平理水 打造自然和谐的生态基质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千里嘉陵江奔流不息,在南充高坪区江陵镇凤仪湾走出了一个妖娆的S形,形成一块元宝形的河滩地。然而,曾经的这里不仅每遇汛期便会被浸没,且随着砂石场、养牛场、养羊场及养鹅场的无序经营,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终成一片废弃盐碱地,人与自然的矛盾似乎难以克服。

改变发生在2014年,省委、省政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中法合作的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落户于此后,第一步便是专业化理水,还生态于自然。为了梳理水系,工作团队长期驻扎现场踏勘,通过上百次研究论证以及方案对比,先在这里筑坝、引水、改造湿地,然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服务业,实现生态位向高能级、高价值转化,打造乡村产品和输出乡愁服务。悉心保护的凤仪湾湿地中,芦苇青青、花海如烟、候鸟纷飞;精心经营的农业科技园里,体验农耕、赏花摘果、田园寻芳;匠心建设的康养水镇上,小桥流水诗意浪漫,码头市集热闹非凡,特色美食惹人垂涎……南充嘉陵江畔,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是中法合作的一处诗意栖息地,先后被评为新华社首批次《中国名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023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四川省重点项目、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省级科普基地。这里的出彩,得益于高水平生态治理。

近年来,公司依托省港投集团战略资源整合平台和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的赋能能力,通过港口、航电枢纽配套的流域水环境治理,首要打造“水美乡村”微生境工程样板,结合区域地形地貌和农业生产条件,科学持续用活水资源,构建“宜农、宜旅、宜居、宜生”的水美乡村生态环境和大地景观,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项目奠定优越的生态环境本底,可谓产业兴乡、生态优先的成功典范。

高科技兴农 构造全链条产业生态闭环

2023年3月,在成都市的高档大型商超内,有一种颜色饱满、个头均匀、酸甜爆浆、绿色无污染的“串收樱桃番茄”受到消费者的偏爱,供不应求。那是产自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内我国西部最大的单体高科技智能植物工厂的首秀产品。走进智能植物工厂,占地2万平方米的明亮玻璃房一眼望不到头,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藤蔓顺着爬架盘旋而上,高达8米。这里的番茄可持续生产超8个月,每平方米年产量是传统大棚种植的4—5倍,售价是普通番茄的3倍。半封闭的全气候智能温室,通过计算机系统、电子传感器系统、农业设施自动控制,全过程生态、精准调控,生产高营养价、高洁净度的即食型高端番茄。为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园区以“先锋品牌——凤仪湾农场”为标签,以产、加、贸一体化为模式,变产品为名品,畅销高端消费市场。如今,小小的生态番茄,不仅畅销川渝,还走向了北、上、广、深等大市场。大生态、小番茄、大匠心,一颗乡品变“香品”,其驱动的源泉在于从产地环境、产品生产到品质生态的全链条闭环。

全过程生态经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基于“理水兴乡”的生态战略,全过程贯彻大格局生态文明观,集成种源、生产、管理、加工、销售、信息和文化等产业要素,采用“良种、良田、良法、良肥、良管”“五良”生态技术,带动乡村区域共同打造“高品质现代农业”样本,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多途径共同致富。

全程通产业链路。依托农业优良品种的种植示范,打造品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包括生产种植、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平台化交易、产品展览展销,建立产业新村示范样板。

高科技赋能服务。通过科技赋能,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全面开展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研学,高质量建设智慧乡村样板。同时,通过科技研发、教育培训赋能,开设乡村振兴云学院,构建乡村振兴的研发高地、培训高地、实践高地和推广高地。借助智慧精准的种植养殖和可溯源加工销售,打造O2O智慧农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全面带动智慧乡村建设,打造智慧化现代农业样本。

多样性产品供给。“理水兴乡”所带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生产基地,保障了丰富的产品产出,可常年供给包括大米、菜籽油、食用菌、茶叶、桃、柑橘、西红柿、甜瓜等近二十类上百种绿色健康、品质优良的品牌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生态产品需求。同时,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带动品质农产品外向输出,实现川货出川,提升农产品的大市场竞争能力。通过优良的生态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化、规模化经营,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走出了兴农富农的新路子。

高质量带乡 缔造水岸原乡生态新居所

理想的居所和旅游目的地承载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文的阐释。隐逸水岸桃源,听虫鸣鸟叫,伴草木清香,感受原乡生活,收藏四季理想……这是人们对理想居所的向往,也是嘉陵江畔“和美新村”生态生活图景。

走在四川阆中的绿意江边,与从2300多年历史深处走来的古城对望,阆中水城演绎着另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态生活。一栋栋湖山别院,依山傍水,循着台地的高度起伏,随山赋形,像当地自然散落的民居般在土地上“节序”生长。

既得嘉陵江上的灵韵,又揽八卦山势的自然。走进南充凤仪湾水镇,创意设计的“川东首个码头集市”和“原乡民俗文化节会”,水岸清新、原乡辉蓬,全生态位设计的活水系统,还原当地曾经的码头文化,塑造泛舟市购的新消费场景;同时,根据季节时差引入的“水上花灯节”、“花朝节”、“水上夜市”、“年货节”等民俗活动,广泛引流,荡涤人们心中的乡愁,从而驱动候鸟式源源不断的“乡游”。

不同的“乡愁服务”场景,同样藏着缜密的生态文明密码:遵从自然,呵护生态,理水兴乡,搭建城市与村间融合的生态连廊,缔造城市与乡野之外的新型乡村生活居所,满足人们对生态健康的和美乡村生活的幸福追求。

治水兴邦,绿山富民。匠心作为,质敬生态。以理水着墨,以生态为基,以科技为力,以产品入市,以服务赢客,千河之源的四川,因水而生的生态文明之花正次第开放,香飘万里。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