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2025年5月6日四川交通快讯

2025-05-06 14:56:39 来源:四川交通 作者:焦运轩 -标准+

重点关注

→→“6·1”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四川省道432复兴隧道正式完工,达到通车条件。复兴隧道位于宝兴县陇东镇复兴村,全长约1.22公里,其中主隧道段长约1公里。隧道正式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该路段抗灾能力,为当地交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由四川路桥交建钢构公司联合西南交通大学、武汉港迪智能共同研发的国内钢桥梁行业首个“无人化”智能料库在眉山正式投用。该料库总建筑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由3跨库区、234个钢板垛位组成,最大钢板存储量为20万吨,每日吞吐量超500吨,能同时满足超10个万吨级钢结构桥梁项目的生产制造需求。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对4名交通医院新任职院领导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强调要知责于心、严管其辖、实干担当,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扛牢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开展分管领域风腐问题纠治工作,坚决防范腐败问题发生,遵规守纪、以上率下,奋力推动医院高水平发展。

→→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印发《2025年“清廉交通 蜀水清风”建设工作要点》,从“强化政治监督、聚焦重点领域、聚焦作风建设、深化廉政建设”4个方面18项内容提出明确工作要求,落实牵头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目标清晰、举措具体,确保中心2025年“清廉交通 蜀水清风”建设取得实效。

→→交职学院召开红十字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宣读了《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会关于同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会成立备案的批复》,并进行授牌;审议通过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会发展规划(2025—2027)》,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

→→四川省交通质监站组织举办2025年第一期全省交通质监业务暨党风廉政建设培训,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设党风廉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概述、质量安全监督与执法等专题课程,为提升全省交通质监队伍专业化水平、筑牢廉政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省交科院召开基本科研项目《四川省“水运+”多式联运货源及运输组织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专家评审会。项目以嘉陵江上游广元市为研究对象,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了嘉陵江运输时效和运营成本以及腹地范围内的潜在货源,提出了货源挖潜、运输提效的对策建议。专家组同意通过验收,并推荐项目等次为优秀。

→→智能公司团委开展“五四”青年节暨读书荐书活动,组织团员和青年干部分享一本好书,交流一次感悟,切实营造浓厚读书氛围,激发青年干部读书热情,推动形成全员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为公司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交通执法三支队六大队到S29遂西高速公路督导“五一”假期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实地查看、内业资料抽检等方式,检查隐患排查整治、加油充电设施维护等工作情况,强调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及时准确发布路况、事故等信息,切实营造安全、畅通、舒适的高速公路出行环境。

聚焦市县

→→眉山市交通运输局到仁寿县暗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一线督导水上渡运、道路客货运输安全管理等情况,切实筑牢行业安全防线。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2025“明法善行”(第二期)运输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切实提高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国道108等普通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座谈会,研讨项目实施方案优化及推进举措,着力提升公路安全通行能力。

→→凉山州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全州交通运输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稳定。

→→自贡市航道管理处召开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会,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对汛期航道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加强汛期航道航标养护工作。

→→阿坝州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开展“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着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切实筑牢道路运输安全防线。

→→广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提升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疏散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开江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消防及防汛应急演练,在技能培训基础上,实操演练险情处置、人员疏散转移等流程,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

行业广角

→→华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广州港新开通至南美西海岸钱凯港的直航航线。钱凯港是中国、秘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新航线的开通,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织密全球航线网络、高水平对外开放。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等5部门联合出台《助力共富先行强化货车司机权益保障2025年暖心实事》,聚焦政务服务、停车休息、职业激励、保险保障等方面,面向货车司机群体推出10项年度暖心举措。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全新升级改造的国际中转区正式启用,为打造“国内经海口转国际”“国际经海口转国内”“国际经海口转国际”等多种模式的航线网络提供硬件支撑。

编辑:焦运轩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