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0.2万辆,同比增幅达56.4%。在此背景下,四川交通运输系统大力实施“电动四川”“绿电自给”行动,加快建设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多措并举打造公路电走廊。
目前,全省已建成2300个充电桩,覆盖18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28个普通公路服务区,实现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充电停车位超过3300个,总体服务能力超过23万千瓦。
年内新建20座超充站
今年,四川将继续加大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基础设施扩容与技术迭代,新建180个快充桩,改造19座老旧充电站,新建20座超充站,试点建设并运行加氢站,进一步提升电走廊覆盖广度和服务品质。
四川交通运输部门坚持需求导向,在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沪蓉高速公路遂宁等31对服务区设置大功率充电设备,单枪峰值功率达250千瓦以上,充电时间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
四川交通运输部门在成资渝高速公路乐至南、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都东、318国道理塘等服务区,打造15座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提供快速便捷的电池更换服务;在成万高速公路彭州服务区试点建成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充电设施于一体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配置600千瓦液冷超充站2座,建成充电车位24个,光伏年发电量约7.5万千瓦时,实现60%电力自给自足和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为下一步构建绿色智能新能源充电网打下基础。
“车找电”变“电找车”
相比于人找桩、人找换电站这两种传统补能方式,智能移动充电车让“车找电”变成了“电找车”。
今年春节和“五一”假期,四川首次大规模将智能移动充电车(共计140余台)部署到京昆高速公路剑门关、新安等充电繁忙服务区,每台设备能满足4至6辆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需求。同时,通过移动充电车邻近点位共用、现场机动调配方式,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紧急充电需求得到满足。
四川交通运输部门还联合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协同超充、换电技术供应企业,建成从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拉萨延伸至珠峰的318国道川藏高原绿色超充、换电走廊,助力打造318国道世界最美景观大道。其中,四川段建设15座超充站、5座换电站,每天能够满足7300辆车次充换电,实现“2小时车程内能加油充电”。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