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一个人,一条扁担,两个邮袋,赵月芳十几年如一日地走在那条悬崖峭壁间的“猫路”上。21年来,他累计行程48万公里,投递报刊、邮件100余万份(件),投递准确率一直是100%。“猫路信使”将邮政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把党的声音和惠民政策传递到大山里的千家万户。
“猫路上的信使”
二十余年来,赵月芳以一个普通邮政投递员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将邮政普遍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把党的声音和信息传递到大山里的千家万户,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猫路上的信使”。
山高路险,迎难而上不言弃
鹅屋乡地处太行山腹地,距县城90公里,海拔高。境内群山蜿蜒,沟壑纵横,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被当地人称为全县的“小西藏”。在这里有一条远近闻名的“猫路”,曾是连接乡内外的重要通道。
“猫路”——在接近90度的陡壁上“折叠”而成、10多里长,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沟,最窄处仅20厘米,赵月芳一走就是十几年,一天一趟,从不间断。赵月芳经常是肩上背着四五十斤的邮件,用一个半小时就走完了10里的“邮路”。一件早已被洗得褪了色的邮包、一只水壶、一个馒头、两件雨披,这四件是赵月芳每日走“猫路”时必备的东西。带水壶和馒头是因为每天早上七点他就上邮路了,路上要吃些填肚子的东西;雨披则是怕山里变化无常的天气,随时用来包住邮包,保护邮件、报刊不被雨淋湿。
从“猫路”上回到家(邮政所),他必须马上拆开邮包,验视内件,加盖日戳,随后又背起邮包去各村送邮件。他负责鹅屋全乡的邮件、报刊投递,由于投递段全是山沟,路途又较远,他只能把全乡分成三条投递段,每三天轮一次,平均每条投递段的路程有40多公里,最长的一条邮路临近河南,有68公里长。
一心为民,服务群众无止境
赵月芳脚下延伸的邮路,已经成为鹅屋乡一条重要的信息沟通、物资运输渠道。
全乡干部群众对赵月芳办过的好事实事如数家珍。西上庄村老支书张丑亥老人就讲,他当村支书已经快40年了,经历过好几个投递员,赵月芳无疑是最好的。这个村共300多人,80多名年轻人都外出当兵、打工,是个典型的老人村。多年来,赵月芳成了群众的“亲人”。他除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乡亲的一封封报纸、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件件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还积极主动帮助群众登记户口、办理身份证、存钱、购买生活用品等。代交、代邮、代收、代取已成为他邮路上提供的不可缺少的服务。黄崖底村三尖上屯的村民李双富患有偏瘫,赵月芳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固定从河南帮他邮购药品,同时还要帮老人做一些家务活。现如今,随着邮政便民服务平台的不断延伸,他还主动到邮政邮乐购站点进行指导,帮助店主和村民上网购买农资和生活日用品,大大方便了当地村民,真正体现了邮政便民惠民服务。此外,他还积极深入扶贫村开展帮扶工作,不仅帮他们打扫卫生、做农活,还给他们讲解党的脱贫致富政策。
“要做就要做好,对得起政府和乡亲们!”这一信念支撑着他在这条邮路上一走就是21年。21年来,赵月芳行程48万公里,投递报刊邮件100多万件,从无发生丢失、损毁和积压现象。
编辑:焦昌盛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