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40年 我们的奋斗故事】大道畅通 新疆不远

2018-10-22 17:07:2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宋文蛟 -标准+

如今宽敞平坦的双向8车道乌奎高速公路八标段。刘亚 摄

上世纪90年代,阿勒泰道路养护工用铁碾、铁锹修整公路。


1994年,我的父亲任新疆阿勒泰公路总段党委书记。那年寒假,我从昌吉到阿勒泰看望父亲。凌晨6点,昌吉客运站内挤满了等车的人。冬季的冷风吹得我发抖,我把衣服领子拉了又拉,忍不住跺着脚。一个多小时过去,听到工作人员说:“发往阿勒泰的班车来了!”等车的人蜂拥而上,有提包的、有扛麻袋的、有抱小孩的……我好不容易挤上车,找到门口的一个空座。

当时的路况也差,土路坑洼不平,坐在车里左摇右晃,苦不堪言。刺骨的寒风从门缝直冲进来,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有的山路极为狭窄,班车行驶在路上险得吓人,我紧紧抓住扶手,真害怕一松手就会翻到山沟里去。真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到阿勒泰已是晚上9点。我向父亲诉说着一路的艰辛,而父亲则耐心地给我讲述新疆交通发展的历史:“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还是清末民初时的轿马车、皮包车和名叫‘哈迪克’的六根棍马车,运输只能依靠骡子、马、毛驴和骆驼。1950年1月,新疆交通厅成立,才有了新疆第一条沥青公路——乌鲁木齐至独山子公路。1985年,又建成当时我国西北第一条一级公路——乌昌公路和乌鲁木齐市迎宾路、人民路两座互通式立交桥,流线型的桥体从此隆起在古丝绸之路上……”那天,父亲讲述的故事伴我进入了梦乡。

1998年,我从部队退伍,分配到昌吉公路总段(现昌吉公路管理局)参加工作,后来,又到昌吉路政海事局。一直奋战在公路交通战线上,见证着新疆公路交通人用道路延伸梦想。

同一年,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这是当时新疆建设的等级、规格最高的公路,实现了新疆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紧接着,吐(鲁番)和(田)高速公路小草湖至和硕路段、314国道和硕至库尔勒路段、赛果高速公路陆续建成通车……一条条高等级公路将天山南北连接起来。

2017年,我再访阿勒泰,早上7时出发,在昌吉新客运站买票候车十分便捷。班车开上了省道、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奎阿高速公路,公路宽敞平整、安全畅通。一路上,公路两边绿树成荫,我从车窗向外望,不停地寻找着当年的痕迹,班车飞似地前行,记忆中的颠簸与惊险都不复存在了。当日14时,我到了阿勒泰,这一程,真是“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

如今,新疆高速公路、国省道网完善,基本形成环绕两大盆地,沟通天山南北、东联内地、西出中亚、通达全疆的大通道公路网。宽阔平坦的大道上,风光秀丽的公路上,水泥铺就的乡村路上……大客车、货运车、小轿车或飞驰而过,或徜徉穿行。路畅其行,一改往日的苍凉,新疆不再是遥远的传说。

(作者系新疆昌吉路政海事局科员)

编辑:郭琪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