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公交40年发展纪实
从“大鼓包”普通车到“高档”空调车;从柴油车、油电混合车到新能源车;从“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到刷卡、移动支付乘车……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公交线网覆盖越来越广、能源结构越来越环保、支付方式越来越便捷、运营管理越来越规范,为每一个拉萨市民提供便捷、安全、绿色、舒适的出行服务。
公交线网覆盖广
市民出行更便利
“拉萨公交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成立的公共汽车队,当时仅有1辆公交车、1条运营线路,年客运量也只有大约1万人次。”拉萨市公交运营有限公司(简称拉萨公交)副总经理国吉回忆道,由于公交车辆少、线路单一,再加上当时道路状况较差,公共交通出行非常不便。
20世纪90年代,个体私营中巴车进入拉萨城市客运市场,市民出行也逐渐多元化。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交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公益性日益凸显,市民对拉萨公交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2006年,拉萨公交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通过不断加大交通标识、公交站台、场站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萨陆续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80余公里,道路交通系统日趋完善,更好地满足了拉萨市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需求。
“2010年对于拉萨公交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拉萨实施个体中巴车依法退市改革,579辆老旧个体中巴车退出城市客运市场。”国吉介绍,在这一年,拉萨市新增230辆公交车、设立25条公交线路,公交运营里程达到了437公里,年客运量达到6980万人次,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也大幅提升。
“以‘突出公益、服务人民’为宗旨,公交车辆逐年增加,各条公交线路不断扩展延伸。”拉萨公交驾驶员达瓦说,从2015年4月担任3路公交车驾驶员以来,3路就经历了数次线路延伸。拉萨36条公交线路不断延伸的过程,也是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
目前,拉萨公交已拥有522辆公交车,运营里程729.6公里,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6.8标台,公交线路网覆盖城区,并向周边区县辐射,日均客运量已达到了22万人次。
守护“绿水青山”
能源结构越来越环保
每一辆新能源公交车上路运营都是拉萨公交守护“绿水青山”、加快绿色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发展,让市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同步提升,2014年,拉萨公交引进4辆新能源公交车示范运营,在车辆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尝试。
2015年,拉萨公交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49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2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122辆,拉开了新能源公交车在高原地区推广应用的序幕。2017年,拉萨又新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128辆,新能源公交车达到312辆,占车辆总数的59.8%。
新能源公交车在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服务。噪音低、运行平稳,安全舒适的优点被市民广泛好评。同时,新能源公交车以其良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为广大司乘人员称赞。
“从运营情况来看,拉萨新能源公交车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技术参数以及功能配置相对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吉说,纯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相比,能耗与成本分别下降了50%和39%,对提升拉萨环境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拉萨公交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营实施方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识、统一车型、统一排班和统一着装的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既发挥了公司经营规模化的优势,又体现了经营管理的机动灵活性和秩序规范化。
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拉萨公交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切实落实对驾驶人员的管理,以驾驶人准入、运行、退出考核机制为核心,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驾驶技能审查;建立驾驶员档案,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成立稽查组,对车辆安全和人员服务工作进行稽查,纠正违章违规行为。
“定期对安全监管人员及驾驶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国吉介绍,在加大教育的同时,拉萨公交不断加强安全设备投入。所有公交车配备自动灭火器、玻璃自动爆破器、胎温胎压监测器等新型安全装备,全力保障市民群众安全出行。
此外,拉萨公交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群体的文明服务意识,切实发挥好道路运输行业窗口文明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编辑:郭琪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