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记忆 时代烙印

2019-02-13 11:20:01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北京南站旅客排队检票。刘琳蕴 摄

迎新春,北京地铁贴上了窗花与春联。 本报记者 王慧欣 摄

您对春运的记忆是什么?

有人说是人头攒动的火车站,是门庭若市的售票窗口,是“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卖声。还有人说是便捷的网络购票,是快速的刷脸进站,是顺畅的公铁接驳……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交通的变迁造就了不同的春运记忆。

今年,本报记者以旅客和媒体人的双重视角,带您去体会他们所经历的春运。

公铁接驳好还乡

张英贤

新婚不久,便迎来新年。我与老公赶回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老家过年。

在外求学、工作十几年,路途奔波,回家的苦头吃过不少。逢年过节,回河北邱县老家400公里左右的路程,从早晨6时开始,从公交站赶到火车站,下了火车继续赶公交到客运站,一站接一站的拉着行李箱赶路,连饭也吃不上,生怕误了最晚一班回家的车。晚上9时到家后,休息一晚第二天依然疲惫不堪。

这次去昌邑,又要与以往一样,体验“公交+火车+客运”的组合出行套餐,心里不免有些畏惧。

不一样的组合出行套餐

出发那天,我们二人拉着一个行李箱,拎着两箱年货,走到北京地铁1号线古城地铁站,40分钟后就到达了北京南站。与平时比,北京南站人更多了,但人群进站安检速度意外的快。从出地铁站到动车车厢我们不过用了十几分钟,中间还去全家便利店买了午餐,又到二楼售票处取了纸质车票。

3个小时很快过去了,高铁到达了潍坊站。潍坊公路客运总站离潍坊火车站约有100米,隔了一条马路而已。客运站可以同时提供售票和安检服务,老公排队买了票,示意我一起去过安检。虽然客运站旅客很多,但是一旦通过安检,大家可以即时上车,人流疏散很快。我们按照客运发票指示上了车,我笑着庆幸自己坐的是辆“没有味道”的大巴。

从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出发,中间不停歇,一小时就到了昌邑汽车站。不用出站,可以直接购买公交车票,5公里4元直达村口。村口到家“最后一公里”不好走,我们出站招了辆出租车。

不一样的回家体验

从早上9点半火车鸣笛,中午3点左右便到了家,全程只用了6个小时,全程站与站紧密衔接,十分便捷。“回家可真方便呀!”我感叹道。当老公听到我之前回河北老家的体验后,问道:“现在邱县客运站到邯郸高铁站,还需要公交车接驳一次吗?”

“现在邱县客运站坐客车去邯郸高铁站可方便了。邯郸客运东站搬到邯郸高铁站边上去了,下了客车走个十几分钟就到高铁站了。”电话另一头的家人告诉我。这两年来,河北邯郸也逐渐推广、应用接驳运输,大家出行越来越舒心了。

“过几天,去你家那边试试交通怎么样!”老公笑道。

下一个春运,我期待——

这不是我第一次去昌邑,但是旅途和以往有了些变化,买票的时候出现一些小插曲。原来从北京到青岛有趟绿皮火车途经潍坊,买两张卧铺票,晚上10时上车凌晨5时就能到站,可以节约不少白日的时间。如今,这趟绿皮火车变成了动卧,时间不变价格却上涨了许多。希望明年春运不管是高铁还是绿皮车,乘客能有更多选择。

春运玩转 科技范儿

郑敏慧

网络购票、刷身份证进站、扫码乘公交……运输如今越来越有科技范儿。今年回家过年,我“拒绝”了叔叔开车带我回家的邀请,选择独自乘车回河北省灵寿县老家,亲身体验了一把科技感十足的春运回家路。

在12306App上购买高铁票后,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在线预约的出租车就准时在家门口等候,到达北京西站后,我直接刷身份证进站乘坐高铁,1小时43分钟后,就到达了石家庄火车站。在火车站东广场公交站,我扫码乘坐148路公交车到达运河桥客运站,坐客车回到灵寿家中。这段旅途中,我仅需使用身份证和手机就一路畅通,既不需要提着行李去排队买票,也用不着为乘坐公交车专门准备零钱,省去了很多麻烦。

便捷是我此次旅途最深的感受。“刷身份证、闸机打开、通过”,刷身份证进站和检票过程似乎在瞬间就可完成。几年前刚到北京上学时,每到节假日,北京西站取票窗口就会早早排起“长龙”,每次回家都让我十分头痛。现在,刷身份证进站省去了取票环节,减少乘客等候时间,让人感觉舒适不少。

在石家庄时,扫码乘公交也让我觉得“国际庄”十分现代化。早在去年,石家庄公交就已实现扫码乘车,那时我就在支付宝领取了电子公交卡,上车时打开支付宝付款下面的乘车码扫一扫即可。为迎接春节,公交车上还挂起了大红中国结和福字,车窗上贴了窗花,使过节的氛围更加浓郁。

在运河桥客运站售票大厅,我还体验了扫码购票服务,打开微信扫指定二维码可在线自助购票,取票码以短信方式发至手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凭取票码或身份证在旁边机器自助取票就行。很快,我就拿到了回家的客车票,这对习惯了手机支付不带现金的我,确实很方便!

下一个春运,我期待——

明年春运,我期望刷身份证、刷脸进出站、检票等技术更加成熟,春运出行方式更多样化,使回家之路更便捷。建议客运企业在火车站开行通往各县城的定制线路,让旅客下高铁就能搭上回家的客车,早点回家吃上热腾腾的水饺。

春运路上

“小确幸”

韩光胤

距离再远,跋涉再难,也挡不住每一个游子回家的脚步。车少、路堵、人挤……这些曾经长期困扰春运的难题正在一步一步缓解,今年春运,一些“小确幸”让我对春运有了新的体验。

曾经30多个小时狼狈不堪

我的第一次春运是从山东烟台到陕西西安,再从西安换乘大巴回到我的故乡——陕西定边。时过多年,我依旧清楚地记得从烟台到西安坐了近30个小时火车。由于车厢里人太多,我连续20个小时没有离开座位。

火车上人头攒动,连盥洗室和厕所门口都挤满了人,大家把背包找个地方一放,就算占了一个位置。在这个临时落脚点要待到下车,坐在包上的、铺着报纸的、提着马扎的,大家将整个车厢挤到送餐员都不能通行。

到达西安后,我还需要换乘大巴回家。没有高速公路,大巴摇摇晃晃走了10多个小时,不晕车的我下了车扶着墙吐了半天,第一次亲身体会到春运的艰难。

如今回乡既舒且畅

春运十余载,体验年年不同。今年,志愿者热心引导让人不轻易“迷路”,“互联网+母婴室”让服务无微不至……对于每一个回家的人而言,都是温暖的“小确幸”。

从满足“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旅客体验更美好”,铁路网络日益完善与其他出行相互融合,我的春运旅途更加顺畅。

历年春运,购票难是回家的第一道关。自主选座、接续换乘、网络订餐……一系列利民便民服务新举措,改善了每个人的回家购票体验,使春运之路越来越顺。

“电子客票”“候补购票”“刷脸进站”等新技术的应用,细节也彰显人性化。“厕所革命”上车后,再也没有“那股味”。列车乘务员的微笑服务也让我回家的旅途变得更加温暖。

春运旅途匆忙,难免有不少“马大哈”将随身携带物品遗落在列车上。今年,我也未能免俗,将手提包遗落在T176列车上。情急之下,我急忙联系车站工作人员。仅用半天时间,我就拿回了手提包,亲身感受到铁路越来越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下一个春运,我期待——

2020年,银川至西安高铁将建成通车,西北人民出行将更加便利。随着铁路网络越织越密,更舒适、更快捷、更安全的高铁将为西北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在寒风凛冽的腊月里,我期待能够坐着高铁回到家中,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吃上一碗爽口的荞面饸饹。

回家坐上铛铛车

杨美霞

“坐公交不方便,出高铁站直接打车回来吧!”“不用,现在高铁站的公交车比以前多了,我在南关大桥那里换乘一次就到家啦!”听到我买了过年回家的高铁票以后,妈妈便在微信里嘱咐我出站后坐出租车回家。不过,妈妈对保定东站开通公交车的印象已经OUT啦,现在可不只有两路公交车了。

“游2路开往高科产业园”“K1路开往火车站西广场”“39路开往长城汽车部件园”……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安全平稳地停靠在保定东站的站台,我拎着给姥姥买的北京特产刷身份证出站,根据指示标识走到公交车站后,就听到电子广播在不停地广播着即将到站的公交车辆。拎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下高铁、上公交,好不方便!

游2路是我一直想体验的一辆公交车,不仅可以让我换乘回家的公交车,更是串联了竞秀公园、古莲花池等旅游景点的观光车辆,我非常好奇与普通公交车有哪些不一样!

游2路进站了,这是一辆车身主体为墨绿色的铛铛车,古香古色的气质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定十分协调。打开在北京就下载好的“保定通”App,调出乘车二维码,听到“扫码成功”的声音后,我坐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车身内部装饰与普通公交车不同,木质的座椅与地板反着亮光,透出一股高级感;车厢后门处还设有一小处观景区,方便浏览车外风光。行驶过程中,车上还会广播介绍保定的历史文化与风景名胜,有的内容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保定人都不了解,这一趟公交车坐得值!

在南关大桥下车后,我换乘21路公交车直接到了家门口,全程大约用了1小时,比以往坐K1路到保定站西广场换乘公交节省了大约30分钟。刚进家门,就收到了高中同学张朝的微信:“游1路竟然是双层公交车!我现在直接从高铁站坐公交到万博广场去,大过年的先请我爸妈吃顿饭!”

下一个春运,我期待——

虽然从高铁站坐公交车回家越来越方便,但路线不直接,也比较耽误时间。通过观察我发现,在保定东站乘坐出租车与家里开小汽车接站的人要更多一些,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公交发展的不足。希望明年春运,保定东站可以开通应对节假日大客流的更灵活多样的定制公交,满足更多乘客坐公交车直接到家门口的需求。

返程之旅 性价比颇高

杜晨歌

谈起春运,与回家过年一样,总让我感到“近乡情更怯”。朋友圈的“抢票助力”、进出站的人潮汹涌、购取票的长队构成了我的春运记忆。今年春运,一趟道路客运返程带给我全新的出行感受。

线上购票不用抢

老家在辽宁,到北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临近节末,返程火车却仍是一票难求。我立即调整出行计划,决定乘客车回京。

拿起手机,正准备体验一把线上预订,选择哪个线上售票平台却让我犯了难。不常乘坐客车的我对老家客运出行常用的售票平台不甚了解,接连打开几个汽车票售票App,有的提示线路尚未开通,有的显示仅有一两次班车,有的则显示有十几次班车,看得我一头雾水。

疑惑下,我只好致电客运站咨询发车情况,原来,为了保障旅客出行,客运站在春运期间加开了十几趟客车。而各平台或线上售票信息不畅通、或更新不及时,这才导致各线上平台售票信息不相同。最终,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成功购票。

“叮咚”一声提示,线上购票成功了。购票页面显示有乘车区间、时间、车辆与乘车人信息,并对取票、退票方式做了详细介绍,让不习惯坐客车的人也能简单掌握出行小窍门。

自助取票少排队

从前去客运站坐车,在售票窗口排队是一件耗时间的事儿。乘车当天一早,我就匆匆赶去客运站,准备排队取票。在售票大厅,我惊喜地发现,一排自助售取票机成了旅客购票、取票的“主力”。拿出身份证件进行信息识别,几秒种纸质车票就到了手,出票效率极高,大大减少了售票大厅的旅客滞留。

登上客车,我记忆中那股难闻的汽油味并没有出现,旅客们纷纷对号入座,不再有以往随意乱坐、先上车先坐的乱象。我乘坐的大型中级客车,可容纳55人乘车,车厢内座椅宽敞舒适,配有空调、安全带。

七个半小时后,我顺利抵达北京。细致盘算,汽车票价介于动车与普通列车之间,耗时则与普通列车相近,购票却轻松了不少,虽然路远疲惫,但也可在服务站内停驻休息,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称得上是颇具“性价比”的春运出行方式。

下一个春运,我期待——

互联网和科技为客运插上了转型的翅膀,带给我们出行上的便捷。而在实际旅途中,售票信息不对称、车辆信息不全等现象依然存在,给出行带来不少麻烦。明年春运,我期待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更畅通,服务设计更人性化,不论是新乘客还是老乘客,都能简单、顺利地买到汽车票,感受客运站崭新、向上的发展动力。

编辑:蒋泽然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