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我国救捞潜水员成长成才渠道
茫茫大海中,水下的世界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在看得清的情况下,水下五彩斑斓,珊瑚、鱼、海草、礁石环绕,是在岸上完全体会不到的奇幻世界。”说起潜水,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副队长金锋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国家应急抢险打捞队伍中最核心、最专业的水下力量,救捞潜水员在维护国家海域安全、海洋环境、海上资源开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重庆坠江公交车应急救援、‘桑吉’轮应急抢险救助、马来西亚翻扣挖砂船救助等诸多应急抢险中,救捞潜水员都冲在了第一线。”金锋告诉记者。
救捞潜水员队伍的稳定,不仅关系到我国海上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也是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利器”。“救捞潜水员职业比较小众,同时对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条件也相对艰苦。目前,全国救捞潜水员人数一直在300至500名之间,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水上应急救捞事业发展的需求。”谈及现状,金锋有些担忧。
“让潜水员获得职业荣誉感,畅通他们成才的渠道刻不容缓。”金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将救捞潜水员职业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重启潜水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畅通潜水员成长、成才渠道,从国家层面支持、鼓励、稳定、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救捞潜水行业和抢险救捞事业,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撑。
目前,以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为代表的救捞行业,正在稳步推进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研究攻关。“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救捞潜水员系统的建设。也建议国家层面加强水上应急能力建设,将短板补上,助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金锋说。
编辑:吴倩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