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标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助航保障服务

2019-08-07 10:11:3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龚仁智 通讯员 金涯荔 -标准+

“海巡1630”轮对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航标进行调整。 林文浪 摄

“海巡1630”轮抛设晋金供水1号标。 程学智 摄

航标巡检。本报资料片

本网讯 近期以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航标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福建省最高等级航道项目湄洲湾航道三期、金门供水工程等项目的助航保障体系建设;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征程。

专业保障 争创一流航标管理维护单位

近日,厦门航标处在福建省泉州市会同海事、引航、港口航道以及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组织召开湄洲湾航道三期航标工程效能验收会议,标志着湄洲湾航道三期施工工程全部完成,并将以更高的港口通航能力、更优质的航标助航服务面对公众。

湄洲湾航道三期工程总投资额30亿元,是福建历年以来投资最大、等级最高的航道项目,该工程建设落成后主航道等级将提升至40万吨级,成为福建通航等级最高、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深水航道,对于提升福建省港口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航标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障,亦是航道建设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按照该工程总体设计和建设施工预划安排,湄洲湾内近40座航标将重新调设并作为该工程建设施工的最后一环。航标的合理设置、高效施工不仅影响着湄洲湾内船舶的通航安全,更决定了该工程能否按照福建省总体部署顺利竣工投产使用。

为更好履行航海保障职责,为辖区港口航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厦门航标处于今年1月29日召集港口航道、海事引航以及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对该工程所涉航标进行逐一确认,对因航道建设调整、码头泊位建设的航标实施再次调整,建立相关单位定期联络机制、明确航标调整通航安全事项,且对外正式发布航标调整公告。至此,湄洲湾航道三期航标工程调整实施方案正式形成,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鉴于航标设置数量多、建造周期长,且正值今年春运的特殊时期,厦门航标处充分调用整合湄洲湾、厦门、漳州保养基地各类资源,实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制度,横向衔接、纵向联动,全力做好灯器调试、灯浮喷涂、遥测安装、船舶调整等细化事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厦门航标处提前梳理海上航标作业特点,科学拟定辖区航标作业方案,在保障该工程按计划推进的同时,合理安排“海巡1630”轮、“海巡16301”轮的任务分工。3月20日,厦门航标处“海巡1630”轮承载航标扬帆起航,陆域设备运输、海上现场作业全面展开。调整作业展开以来,各种困难接踵而至,湄洲湾内渔网遍布、航标作业用船一度紧缺,海上大雾天气等都为本次调整设置了重重阻碍,作业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严峻形势,厦门航标处凭借专业的职业素养,密切跟踪气象情况,积极沟通、全面协调,全力确保作业进度。“海巡1630”轮现场作业人员凌晨三四点就着手准备作业,直到夜晚才能返航。劳累一整天后,湄洲湾航标管理站人员又要开始卸船清舱、过泊次日航标器材。作业空隙,换标队伍随时跟踪掌握天气动态,依靠娴熟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精神、丰富的现场指挥经验和争分夺秒的任务紧迫感,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作业时间。4月19日,随着湄洲湾710号灯浮更名完毕,湄洲湾航道三期34座航标调整作业全部完成。

厦门航标处处长项鹭表示,履行航海保障职责、保障辖区船舶通航安全,是厦门航标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该处长期以来致力服务地方港口经济发展、争创一流航标管理维护单位的目标。

转型升级 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续航

据项鹭介绍,2018年以来,厦门航标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航海保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启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为主题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新征程。

硬件过硬,是转型升级的先决条件。2018年,厦门航标处完成东渡航标码头加固工程;完成漳州航标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手续、土地证办理、招标工作和开工许可证办理工作,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湄洲湾保养车间自动化升级改造已开工并按计划推进;完成鹅冠角、大屿南灯桩改建工作;推进刘五店厦门航标基地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同时,厦门航标处也在去年着力提升辖区航标效能。完成福建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航标效能验收;完成厦门水域航标效能总体评估工作;完成辖区航标技术测定和航标维护质量大检查工作;新增抛设5座杆标,开展杆标跟踪试验,做好杆标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编制可视化的(厦门港)助航指南课题方案。

在近两年厦门航标处推进的航标基础设施项目中,金门供水工程的航标保障项目位列其中。

金门供水工程为跨海工程,其跨海管道部分穿越石井航道和厦门新机场运输通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营,厦门航标处积极介入。

自工程签约以来,厦门航标处领导高度重视,把为供水工程做好航海保障服务当作一项重大任务来抓,积极持续提供坚实优质的航海保障工作,今年春节刚过,就主动联系泉州海事局、福建晋金供水有限公司和金门水厂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谈供水管道附属航标设置及后续维护相关工作。在会上,厦门航标处把多次勘查和调研的结论、详细的施工与维护方案一一进行讲解,并回复业主方相关疑惑。金门水厂和福建晋金供水有限公司等与会单位对厦门航标处的方案和专业服务表示肯定。

为了第一时间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开展,在收到上级部门批复后,厦门航标处积极行动,3月10日,“海巡1630”轮前往围头湾顺利完成晋金供水4座专用标的抛设任务。下一步,厦门航标处将持续做好该4座灯浮的现场维护管理工作,以优质的服务保障管道和航道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一直以来是厦门航标处坚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项事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厦门航标处成立了以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邵进兴带头的“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带领下,厦门航标处开展了一系列科技课题研究。包括《IMO、IALA和IHO等国际组织E航海相关国际标准跟踪》、《国内外E航海工程建设经验对台湾海峡E航海建设的启示》等,其中,《航标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与综合服务一体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因在各项科技课题研究上的成绩,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邀请厦门航标处配合完成福建沿海E航海示范建设工程工可审查。

在实际应用上,厦门航标处完成了DLP信息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在已有科研成果基础上,集成了航标遥测、业务运行、基础数据、AIS船舶数据、视频巡检、船舶CCTV、塔站CCTV、AIS台站监测等数据获取和积累,进一步整合优势力量,将成果及时、有效、充分地应用到航标主业,让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续航。

同时,厦门航标处加快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2018年7月1日起,移动平台管理系统多个业务模块正式运行,目前已取得移动管理平台4个软件著作权登记。通过移动管理平台项目的实施,厦门航标处提升了航标数据共享和处理能力,推动了智能处置能力升级。

“航标事业是一项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基础性、专业性、服务性的事业,需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踏踏实实地前进,默默无闻地付出。厦门航标处将坚决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坚持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巩固信息化建设领先优势;坚持改革攻坚,增强航海保障事业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单位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拉长补短,筑牢航标主业基层基础。”厦门航标处党委书记林璟芳说。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