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漕雅线。
浙江省肿瘤医院停车场治堵。
港航船舶“多证合一”“多检合一”。
绕城西复线。
新能源公交车。
本网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从服务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认识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把重要论述精神转化为推动交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行动,才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交通运输行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交通设施建设得更完备,使老百姓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把握黄金机遇 深化“放管服”改革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杭州正处于“后峰会、亚运会、国际化”,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等极为宝贵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必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大势,紧紧抓住和用好黄金机遇期,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等重大部署。
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杭州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加快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交通能级,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
城市要发展,交通必先行。近年来,杭州交通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统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和城市公共交通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杭州都市区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车,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有力。
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杭州综合交通发展也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不够健全、组合效率还有待提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大通道、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方面还没能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大网络,多式联运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对此,在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新征程中,需要重点突破、持续发力。
改革创新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根本动力,要推进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持续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在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方面,要努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深化行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同时,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撬动杭州交通的其他各项改革,进一步争创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努力把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构建多位一体交通网 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
近年来,杭州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城乡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满意交通的杭州实践。如今,杭州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浙江省“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杭州交通聚焦互联互通,以交通一体化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杭千、杭浦、杭长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千黄、临金高速公路、运河二通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杭州市域建成由“一绕九射一连”11条高速公路和7条普通国道、15条省道组成的骨架路网。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003年的6692.8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近1.7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687公里。
作为全国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2018年,杭州全市铁路客运量达7368万人次,是2003年的4.8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824万人次,是2003年的9.56倍。杭州港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全市轨道交通建成里程135.4公里,由轨道交通、公交汽电车、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杭州已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城市交通多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一直以来,杭州还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全面达标、重点提升、争创一流”的要求,加快构建高品质农村交通网络。
2018年,杭州出台《杭州市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用三年时间,再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202公里、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079公里。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农村公路1822.6公里,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814公里,并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精品路。杭州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664公里,并逐步实现由“量的拓展”到“质的提升”再向“综合效益的发挥”转变。
治堵减排成果丰硕 惠民政策百姓点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和生态文明之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杭州践行加快发展绿色交通,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首批“绿色交通城市。”
不但美丽公路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绿色水运、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等更是创造了杭州经验,新能源车船、新技术设备设施推广应用全面加快,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他还强调,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系统分析、综合施策。
2013年,杭州启动首轮五年治堵工程,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导向,加大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优化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提高交通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改善。
2019年以来,杭州突出城市堵点治理和全域治堵,实施新一轮治堵五年行动。目前,西湖文化广场和文一路隧道东口等关键堵点治理初见成效,其他各堵点治理在加快实施。
在行业改革方面,杭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并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近年来,杭州交通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全系统63个事项128个子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率先实施船舶“多证合一”“多检合一”,营运车辆“三检合一”,全面建成应用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积极推动行业“放管服”各项惠民政策落地。
杭州巡游出租汽车改革领跑全国,网约出租汽车合规车辆和驾驶员比例居全国前列,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走出特色之路。同时,加快推进出租汽车运价机制改革,优化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政策,推动“最多跑一次”向公共场所延伸。
发挥头雁作用 树立交通品牌
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和全国重要城市,有基础、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发挥头雁作用,主动示范引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的杭州样板。
在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体现交通担当。这是杭州交通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对杭州交通的重大实践考验。下一步,杭州将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根据长三角一体化“一极三区一高地”的目标定位,坚持全市域全方位推进,认真落实交通各项任务。
杭州将主动接轨上海,推进杭州、上海两地更高水平的交通一体化。加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黄山、衢州等地的交通合作,以杭州都市圈同城化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此外,全力打好杭州综合交通“5433”大会战,加快构筑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
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中展示交通作为。提高城市交通能级将作为杭州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杭州将紧扣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和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和特色优势,紧抓2022年亚运会等机遇,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港航协同发展,持续增强杭州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提高杭州交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杭州还将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加快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的综合承载力。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争取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强国示范城市,为服务浙江省、全国大局贡献杭州交通的力量。
在增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上树立交通品牌。今年是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15周年。近年来,按照交通运输部、浙江省、杭州市的部署要求,杭州交通认真抓好交通领域的民生实事,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出租车服务整治提升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
下一步,杭州将持续高质量办好交通领域的民生实事,加快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持续开展出租车服务质量专项整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交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惠民交通、平安交通,建设“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总之,杭州将做深做细做实“深化改革、系统谋划、加快建设、优化服务、科学治理、强化队伍”六篇文章,奋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的杭州样板,书写交通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版图片由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