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领跑 筑梦前行

——2019年北京交通运输发展综述

2019-12-25 11:05:0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何益海 祝海燕 记者 焦杨 张凡 -标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

2019年,北京交通运输行业因奋斗而不平凡。这一年,重大活动集中开展,交通保障任务高度叠加;重点工程争分夺秒、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出行结构大调整、绿色出行大升级,交通综合治理进入关键期。

担使命,守初心。这一年,首都交通人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等重大事件交通保障,提升绿色交通服务水平,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北京交通以首善标准,创新领跑,推动交通服务与保障水平再上台阶,奋力开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担使命 精准调控保障重大活动

17万游行群众与观礼嘉宾,用时3个多小时从四面八方汇聚长安街,活动结束后2个小时迅速疏散——不少媒体用“魔术师”来形容北京交通保障队伍在助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顺利举办、社会交通稳定运转方面做出的成绩。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北京市交通委设立了交通运行保障指挥部,建立“三级体系、二级指挥”的调度体系,研讨制定交通保障方案,“通过科学制定交通保障方案,充分发挥公共交通作用,实现了庆祝活动与社会面交通的和谐运转。”

容军介绍,庆祝活动期间,北京采取公交和地铁相互衔接的方式,共派出3174辆大巴、中巴及公交车,8条地铁线发出185列专列,快速集散活动现场65万人次。同时,通过增加公交、地铁运营车次,合理调配运力,演练和正式活动期间,运送日常出行的乘客近1亿人次。

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交通保障中,北京市结合“线路距离远、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提出“公交优先、设施集约”的保障理念,开行世园会专用道,开通世园会公交专线7条、市郊铁路世园会专列。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累计运送游客近600万人次。

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交通支撑,也是首都交通人的使命之一。为了支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航,北京交通部门相继开通新机场北线、新机场高速五环至北线高速立交、轨道大兴机场线、京雄城际铁路。同时,开通机场巴士、省际客运,统一调度京冀两地出租汽车,方便乘客出行。

今年初,北京首批市级机关搬迁至城市副中心,职工平均通勤距离由13公里增至39公里,通勤时长增至99分钟。北京市交通委精心布局城市副中心交通联络,开通运营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东延,从北京西站至乔庄东站,最快仅需39分钟。同时,开通副中心至房山、大兴、顺义、昌平等方向定制公交专线21条,方便职工快速通勤。

交通保障。

惠民生 绿色优先宜居更宜行

秉着“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理念,今年以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开通试运营,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预计年内开通,全市轨道交通路网总里程达699公里、运营线路23条。全市累计优化地面公交线路91条,削减重复线路135.6公里,增加地面公交线网覆盖89.6公里,方便了231个小区居民出行。全市公交线网全面优化,绿色交通服务水平逐级提升。

目前,北京市地面公交线路达1266条,运营车辆30926辆,实现全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二维码扫码乘车,推进公交、地铁“一码通乘”。在车辆结构优化方面,公交行业电动车辆占比达50%,营运车辆中新能源车达5.34万辆。

公交线网越发达,绿色出行越顺畅。今年以来,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增至74%,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首选公交出行。

地铁排长队,开车堵成粥,骑车要穿行……曾经早晚出行高峰,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拥堵严重。交通人忧群众之忧,一直尝试该地区的交通治理“突围”。2018年8月,《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回天地区的出行逐步畅起来。天通苑北枢纽开通试运营,改善了公共交通出行条件,居民交通出行满意度显著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北京第一条连接回龙观和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建成通车,全长6.5公里,构建了绿色交通走廊。自行车专用道服务于沿线约1.16万通勤人口,日均通行4000—5000人次,有效节约了周边居民通勤时间。

自行车专用道。

树标杆 合力推进交通综合治理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打开手机上的“北京交通”App,用微信支付了停车费。没有人工收费,没有讨价还价,少了乱停乱放,“黑收费”也鲜有所闻。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停车改革。

随着北京城市快速发展,“因乱致堵”“因停致堵”交通难题日益凸显,北京市交通委根据“依法依规、试点先行、蹄疾步稳”原则,启动了道路停车综合治理工作。全市分3批全面实施道路停车改革并实现电子收费,共计在552条道路施划了6万余个电子收费道路停车位。与此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停车执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0%,停车秩序明显改善,“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2018年以来,北京市成立了由市长陈吉宁亲自担任组长的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7次召开调度会,调度堵点治理,交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思维落地生根。

一直以来,北京市致力于树立特大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标杆,确立了优“供”、控“需”和强“治”3方面发力的治理思路。通过协同各个部门,把交通治理由“独唱”改为“合唱”,由单边行动改为多边互动,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火车站、医院、学校周边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难点。通过增加指引信息、加强路地联动、增设引导设施、整治站场秩序等方式,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3个火车站秩序明显改善,提升了乘客乘车、换乘环境。

为了解决学校周边拥堵问题,采取“错峰、错时、错地点”上下学的措施。此外,北京市交通委等8部门出台《北京市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全面预约就诊、优化院区停车管理等综合措施,缓解周边拥堵情况。

停车治理。

促共享 智慧融合提升满意度

今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与高德地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即北京MaaS平台。双方采用政企合作模式,为市民提供整合公交、地铁、骑行、航空、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全流程智慧出行服务。通过北京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首次向社会企业开放接入交通动态数据,实时信息匹配准确率超过97%。

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北京市交通出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将把地面公交、轨道交通、静态交通、路网运行等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向社会开放。

今年10月,在高德地图、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北京市“绿色出行意愿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在特大城市中首屈一指。绿色出行、共享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满意。

自动驾驶正迎来创新发展热潮,12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首次允许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载人和载物测试。继广州、上海后,北京成为第三座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的一线城市。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夜经济”正在北京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景观和消费现象。为补齐配套服务短板,北京市交通部门除了缩短既有夜间线路发车间隔,还通过大数据加强客流监测,及时增加相应公交运力。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在每年5月至10月的周五和周六延长运营时间,沿线各站末班车发车时间均在零点以后,让公共交通随时随地出得去、回得来、走得畅、行得安。

未见春华,哪得秋实,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通行证。2019年即将满载而过,展望未来,北京交通行业将直面新的挑战和机遇,携手并肩,投入到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的新使命、新征程中,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2019交通保障工作

亮点纷呈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

“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北京市交通行业提出的交通保障目标。上万交通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熬红了双眼,熬哑了嗓子,圆满完成了“零失误”“零差错”的保障任务。

无论是地面车辆,还是地铁专列,分秒不差执行的前提是运行图、运输方案的缜密设计。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国庆前,北京市级层面研究交通保障方案的会议开了数百次,打磨完美方案。

“为了少扰民、减轻核心区交通压力,最终决定尽量多用地铁运送观礼人员。”北京市交通委综合运输处处长张涛说。

“国庆当天除了1号线停运、个别线路早间时段停运外,其他线路要保持正常运营,演练阶段更是实现了无线路停运。”北京地铁公司调度员杨杰说,为了实现专列、普列按图混跑不差分秒,调度指挥部门在演练中不断修正运行方案。

地面公交则面临路网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为了加强信息化调度,北京公交集团依托调度指挥平台,研发了活动保障车辆调度模块。“红色代表未执行运送任务,黄色代表执行运送任务中,绿色则是车辆已到达。”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副经理李金鹏指着线路图说,参与保障的2264辆公交车的位置、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如果遇到路面拥堵等情况,指挥中心发现后会第一时间协调交管部门,下达调度指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金鹏介绍,执行最长距离任务的公交车队运送的是国旗方阵,从怀柔开至前门,单程近2小时。正是因为有了科学调度、精准指挥,41辆车全部按时到达,没有一辆掉队。最终,庆祝活动17万人集结用时3小时9分,疏散用时仅为2小时11分。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纵两横”高效接驳大兴国际机场

“乘坐地铁10号线到草桥站,就可乘坐大兴机场线,比想象中要方便很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市民单女士这样感叹。

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41公里,共设大兴机场站、大兴新城站、草桥站三站,从草桥到大兴机场仅需19分钟,实现中心城区到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交通圈的出行目标。

今年以来,北京市全力保障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开通新机场北线、新机场高速五环至北线高速立交、轨道大兴机场线、京雄城际,构建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交通网。不但满足市民出入机场的交通需求,而且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骨架。机场与陆侧交通数据共享,精准科学的指挥调度体系为旅客提供优质交通接驳服务。

为鼓励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可在草桥站城市航站楼优先享受到值机和行李托运服务,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可直接驶入城市航站楼B1、B2层接驳区,方便旅客换乘轨道交通前往机场,实现空陆交通“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

自大兴机场正式通航以来,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接驳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市开通了6条机场巴士线路。同时开通4条省际客运班线,分别连接天津、廊坊、唐山、保定等方向。出租汽车方面,按照“两分开两统一”模式高效管理,北京市和河北省出租汽车由调度站统一调度、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统一执法、两地出租车辆落客区统一设置,蓄车区和迎客区分开设置,为乘客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世界园艺博览会

近半数游客集约化出行

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从北京市区到园区76公里的超长距离,仅一条高速,两条车道,自驾出行的话拥挤度可想而知,常规公交单程超两个半小时也让不少游客望而生畏。

经反复比选,北京市交通委坚持围绕公交出行、集约出行核心原则制定了各项保障方案,会同市公安交管局制定实施世园会专用道措施,组织公交集团开设了7条世园会公交专线。乘坐世园会公交专1线,从地铁朱辛庄站出发前往世园会园区,全程用时仅90分钟,加上“世园会门票+公交车票”联票的优惠模式,开园第一天便吸引了不少游客。

此外,还增设S2线世园直通车,从黄土店站到延庆火车站,旅客出站后,可以免费乘坐接驳公交前往世园会停车场。

为了合理、及时掌握车辆情况,进行有序调度,北京市交通委牵头成立了世园会交通运行调度指挥中心,统筹市公安交管局、世园局、延庆区政府、公交集团等成员单位,建立了问题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与报送、安全应急保障等工作机制,打造顺畅的交通服务综合保障体系。

“世园会开园以来,全市交通行业各单位、部门通力配合,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交通保障理念,不断优化调整公交专线及摆渡公交班次。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提升专用道通行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坐集约化交通工具前往世园会游览的便利性。”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入园游客集约化出行人数达到283.7万人次,占总量的48%,其中公交专线占比8%,S2线占比3%。

本文图片由 北京市交通委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