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践行、行业文明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和宣传舆论引导等五大工程,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用扎实的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问题导向 主题教育显成效
作为省直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坚决按照上级部署,全面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在检视问题立行立改上下功夫,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
6月14日深夜,河源东江大桥突然坍塌,给全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扎实工作上,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确保交通运行安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6月18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主持召开加强公路桥梁安全保障专题工作会议。会议对“6·14”河源东江大桥坍塌事件应急处理、舆情和技术分析情况以及全省桥梁分类分布情况、安全隐患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下一步全省公路桥梁安全保障专项工作进行了部署。6月24日至25日,李静带队24小时值班,与地市交通运输部门现场连线,详细地了解当地汛期情况及应急保障物资、人员队伍的准备情况,要求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强降雨紧急防御,叮嘱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落实各项交通保障措施,坚决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此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主动加强与公安、水务、自然资源、水利、水文、气象、防洪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互通信息,掌握灾情变化,积极防御,主动应对,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在强降雨期间,及时掌握全省路网运行情况,重点关注梅州、河源、茂名等降雨量较大的地方,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开展应急处置及时到位。
广东省委第十二巡回指导组充分肯定了省交通运输厅主题教育取得的明显成效。指导组认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紧紧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在所指导的6家单位中,做到了“三个第一”“八个最”。一是形成了以上率下,学以致用的生动局面;二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做到了知信行统一、干事创业敢担当,为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四是做到了立行立改,为民服务解难题;五是做到了清正廉洁,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底线意识。
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
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坚持开展“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主题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共建高速公路文明服务区活动,将“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的价值理念,融入营运品牌、服务品牌的建设当中。
一是加大力度培育行业文明示范单位品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选定了广州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海珠汽车客运站等69家单位为2013至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和交通运输文化品牌、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备选单位,并在厅机关各处室与培育单位之间开展结对创文工作。同时,继续开展“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等评选活动,广东粤东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池尾收费站、广东省西江航道事务中心西江航标与测绘所端州航道站、广东省珠江海运有限公司粤油901轮等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厅收费管理处开展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督促高速公路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进一步规范“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标识和宣传短片的使用。制定印发《“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标识的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关于加强“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标识和宣传片应用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电子显示屏、网站、宣传栏、标语、广告牌、简报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活动;特别注重在交通客运班线、车、站场(点)、公交站、车辆、船舶、收费站(广场)、行政许可办事大厅等服务窗口和公共场所悬挂横幅、张贴带有“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标识的宣传画或海报,利用视频系统滚动播放“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宣传片,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是在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深入开展“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品牌党支部创建活动。制定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品牌党支部创建活动方案》《“用心服务 畅享交通”品牌党支部创建评价指标》,将交通行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学习宣贯和践行贯穿始终,形成了机关党建与行业创文相呼应、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此外,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还积极开展共建高速公路文明服务区活动,联合省文明办深入开展共建文明服务区活动。
一是打造一批主题和示范服务区。通过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批主题和示范服务区,在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便捷舒适出行需要的基础上,促进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与品质双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如以“侨乡小镇+飞行博物馆”为主题打造的大槐服务区、以“服务区+精准扶贫”示范点为主题打造的白沙服务区,以园林、国学文化等为主题打造的花城、黎溪、瓦窑岗、新安、葵洞、顺德、勒流服务区等。
二是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广东省19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全部完成“厕所革命”任务,服务区厕所得到全面提升改造,厕所卫生状况改善较为明显,广东省交通集团和广州交投集团所辖7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获得“示范公厕”称号,广州交投集团管辖新安、金山服务区厕所分别获得广州市“最佳创意公厕”和“最好服务公厕”称号;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垃圾分类实现“有设施、有标识、有指引”目标,在全国率先完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垃圾分类”工作。据全省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服务区满意度从2016年的86.27%提高到90.57%,公共卫生间满意度从2016年的85.61%提升到92.7%。
三是加快服务区的综合开发。广东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与其他行业融合方面也作出了很多尝试,下一步,广东将加强服务区的综合利用开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服务区+客运接驳”,发挥服务区重要交通节点的作用,有效衔接干线客运与支线客运,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提高运输效率,方便群众出行;二是“服务区+物流集散”,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相融合,开展运输、仓储、配送、中转、包装、报关等综合性物流服务,促进地方农业等产业发展,提升服务区产业价值;三是“服务区+旅游文化”,充分挖掘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如配套与农业观光、自然观光、人文历史、康体娱乐等业态相关的商业内容、服务功能;四是“服务区+会展”,展示和销售地方特色产品、自然资源、历史、特色文化、风土人情,推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分享故事 弘扬精神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行业正能量,孕育行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以“感动交通人物”系列推选活动为抓手,弘扬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传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交通精神,从该活动中挑选7个先进人物、集体作为典型,以“忠诚”“担当”“匠心”“大爱”四个分享词为切入点,以“小故事”传递“大能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广州、清远、惠州、云浮等地举办了多场“最美南粤交通人”故事分享会,弘扬新常态下的广东交通精神,全省3000余名交通系统职工到场观看,取得强烈反响。
“扶贫先锋”郑晓峰
2016年5月,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货运物流处处长郑晓峰作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率领省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进驻九和镇金光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驻村以来,郑晓峰设计了“村长伯伯”互联网+农村旅游资源综合服务项目,致力打造村长伯伯中国网村平台和品牌,平台集农村出行、旅游、民宿、餐饮以及农产品销售、预订和众筹等业务于一体,通过互联网+,运用O2O运营模式,引领村民打造“一村一品一景一店”的脱贫致富模式。 该项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最具社会价值奖。
“养护达人”潘秀雄
“90后”的潘秀雄是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金盘岭机械化养护站养护专业二队队长。在岗位上,他认真地学,刻苦地练,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干,积极参加岗位练兵、不断摸索技术创新,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道路养护技术和机械操作技术,从一名普通的养护工成长为一名既拥有精湛技术又精于科学管理的优秀公路青年和养护技术骨干。
“收费能手”吴碧琴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收费员吴碧琴,每天的收费额超过了10万元,节假日超过了20万元,平均1分钟收款200元。为了提高收费速度,她在休息时间不断练习,手指都练出了厚茧;为了准确辨认车型,她积极记忆资料,做好记录;为了及时辨别假钞,她主动请教银行人员,熟悉真钞手感,假钞一到手便能认出。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让她练就了10秒钟无差错完成对一辆通行费超过3000元的货车进行现金收费的“绝技”。
凭借精益求精的收费技巧和十年如一日的服务态度,吴碧琴成为广东省交通系统“连续亿元无差错收费能手”,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最美的哥”李清平
曾拾获并归还价值数百万元的珠宝,多次帮助走失老人回家,先进事迹不胜枚举,作为“国贸爱心车队”队长,深圳市国贸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驾驶员李清平不仅自己做好事,同时带动身边人做好事。他多次组织“国贸爱心车队”开展“学习雷锋献爱心”“爱心送考”“关爱老人微旅游”等公益活动,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工程铁军” 广东长大港珠澳大桥CB04标项目部
广东长大港珠澳大桥CB04标项目部在四年时间内成功解决并完成港珠澳大桥外海作业面临的难题,同时创下多个业界“第一次”:成功完成复杂海域桩基施工;攻克难关圆满完成442根钢管桩施工;成功实践业内首项柔性止水工法安装预制墩台;用柔性止水工法成功安装了55座预制墩台;完成国内外首次重量达3100吨的大型钢塔吊装。
“造船巧匠” 广东省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工法技术室
广东省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工法技术室先后承担了40余艘船的建造策划,编写200余份工法技术基础文件,对生产场地进行17项策划,荣获15项科技专利技术,完成了3项对外科技项目立项申报、3项产品船申请并通过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
“平安卫士” 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南站
自2010年开通以来,广州南站地铁站积极推行“服务多10%”理念,实施“爱心候车区”“爱心预约”“爱心直通车”等多项服务举措;2016年发挥智慧车站项目的优势,提升云购票10%的发售量,让乘客用最短的时间购票乘车,提高进站速度,不断擦亮地铁“南窗”形象。
培树职工典型 展现行业风貌
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践行“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价值理念,持续开展各类主题创文活动,深入挖掘行业先进,开展系列先进推选宣传活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
一是多层面推选,一年一主题。“感动交通人物”系列推选活动通过不同主题,挖掘行业内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但同样出类拔萃的先进集体和个人。2015年,开展“爱岗敬业交通人”“见义勇为交通人”推选活动;2016年,开展“最美南粤交通集体”推选活动;2017年,开展“最美南粤交通工匠”推选活动,2018、2019年,推选了“十大优秀驾驶员”和“十大南粤交通楷模”。
二是各行业发掘,一岗一典型。发动各地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行业各单位、协会积极参与,大量先进不断涌现:2018年感动交通年度特别致敬人物奖职雨风、“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骆卫海、交通运输部“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CB04标项目部、深圳国贸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驾驶员李清平、“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葵洞服务区等。
三是各地均衡发展,先进带动后进。以往,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典型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为使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共同进步,在推选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积极鼓励欠发达地区积极申报,在制定评选标准时适当倾斜偏远山区,力求达到区域平衡。
四是多渠道开展典型宣传,传播交通正能量。将近年推选的“感动交通人物”等系列先进典型,在广东广播电台、南方日报、中国交通报、厅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典型人物事迹制作成线上H5和宣传片、展板、小册子等,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行业形象,传播交通正能量。
祖国颂 交通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以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汇演以“祖国颂 交通情”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交通运输的改革发展成就,深情歌颂了广东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汇演共分“红色记忆”“交通情怀”“伟大时代”三个篇章,三个篇章由情景剧串连起来,寓意深远。观众普遍反映,汇演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集中体现了广东交通运输的特点、又凸显新时代风采。整场演出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极大提升了活动的思想性和感召力。来自地级市交通运输局、厅直属各单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省交通集团、省航运集团、各行业协会的近千名干部职工代表参加了汇演活动。
多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高度重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早在今年5月份,厅领导就多次集中开会讨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对全系统的庆祝活动作出全面部署。近半年来,厅党办、省交通工会等牵头部门尽职尽责、担当作为,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厅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维、主动作为、密切协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俊波表示, 接下来,广东交通运输行业要继续抓紧抓实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交通事业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二是职工活动是抓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手段,一定要贴近群众、喜闻乐见。三是要将活动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本文文图由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提供
编辑:廖芊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