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带来的“莓”好生活

2021-01-12 10:46:1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谭磊 -标准+

“自从有了乡道‘三生线’,游客们沿路从天鹅湖、中都草原来到我们村,整个村一下就火了起来!尤其在草莓成熟的季节,甚至都来不及装盒,就被人采光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代家村支部书记郝建虎感慨。

郝建虎所说的“三生线”,是张北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的一条重要农村公路项目。近年来,张北县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产业旺起来

脱贫攻坚以来,张北县交通运输部门冲锋在前,架桥修路。“三生线”在张北县中北部平原地区形成了一条总长度53.28公里,贯穿东西、辐射中部的农村公路大动脉,向西可至尚义,向东南接崇礼,与天路形成环线,环起了整个张北草原。沿线3个乡镇、77个建制村、171个自然村从中受益。

“哇!好大的草莓!”代家村莓好庄园草莓种植园区里传来一声惊呼。原来,园区大院内矗立着一个5米高的巨大草莓雕塑,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游客李曼开心地跟草莓雕塑拍照。

据了解,2019年,该村与镇绿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崇礼莓好庄园公司进行园区经营,利用扶贫涉农整合资金339万元,建设占地4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15栋,裸地特色蔬菜6亩,主要以草莓种植、采摘为主。自2020年4月份开始育苗,6月份便上市销售实现收益。1个棚产量可达7000斤,按照市场上同类草莓产品价格计算,每个棚可实现年收益4.9万元,15个棚共计可实现年收益73.5万元。

“我们的草莓除了采摘外,主要销往张家口、北京各大超市。草莓成熟后糖分高、果品软,运输过程中还会自熟,所以对运输有一定要求。”据二台镇莓好庄园有限公司经理程俊江介绍,“三生线”改建通车后,6.5米宽的沥青路面一路延伸至207国道,路面平坦通畅,运往张家口市的超市只需要1个小时。以前去县城,线路单一不说,路面坑坑洼洼,开车最少都得2个小时。

一头接中都草原,一头接草原天路,依托乡道“三生线”,代家村彻底打开与外界联系的大门,大力发展草莓、西瓜、藜麦等种植业、旅游业和养殖业等适宜当地的扶贫产业,多点开花,实现农村富裕、农民增收,助力群众走向美好生活。

日子“活”起来

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让代家村与外界畅通无阻的同时,也让村民的日子“活”了起来了。

刚装完车的王卫兵正打算去大棚里帮妻子采摘草莓,年近50岁的他两鬓有些花白,面带笑容。“那会儿听到医生通知说妻子肾衰竭,我腿都软了,但是咬牙也得治。”历时1年,东攒西借,妻子的病虽然看好了,可他也背了一身债,成了贫困户。

驻村办与村委会了解情况后,与他联系,为他建档立卡,安排他和妻子在园区打工,每月工资3200元。“以前光种地、打散工,一年也就挣2万元。现在除了工资,再种点藜麦,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园区的入股分红,我们两口子一年能挣十几万元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王卫兵激动不已。

据了解,代家村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由2017年的2630元增至2020年的18251元,并于2019年年底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脱贫验收群众满意度100%。

代家村只是张北县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张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文惠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066.76公里,农村公路3733.21公里,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域的路网体系,并形成全县东西南北交通大环线和若干个小环线。全县18个乡镇全部通三级路,366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村路和主街道硬化,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