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通对标找差精准攻坚

路产融合 真情帮扶

2021-01-19 11:30:2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特约记者 唐益志 -标准+

14米宽的公路直通家门口,碧根果种植规模从40亩扩大到1300余亩,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发展势头旺。如今,10多家企业相继落户垫湖村,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奔小康,路要先通畅。近年来,江苏交通紧紧围绕“全力推进农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对标找差、全力攻坚”行动,完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推行“农村公路+”模式,促进农村公路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特色田园乡村均通等级公路

扬州市高邮卸甲镇双金大道全长11公里,南连车樊公路,北接新333省道,2020年正式建成通车,串联起沿线乡村、产业园区和旅游景点,为群众出行和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

近年来,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先行官”作用,重点支持6个集中扶贫片区、2个革命老区和12个重点帮扶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贫困群众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在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廖庄村、颜单镇任杨村、恒济镇恒东村等贫困群众集中居住点,日经班车均超过100辆次。“住在小别墅里,出家门走几步就能坐上客车,现在的日子一点不比城里差。”恒东村村民王守余说。

江苏全力推进农村公路从“单向推进”向“融合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已实现建制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4.2万公里,特色田园乡村一律通达等级公路。

交通兴,百业旺。依托便利的交通,江苏进一步完善配套运输服务,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优化城镇布局、产业布局等相协调。

玻璃加工产业是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的特色产业,该村有加工点63家,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拥有玻璃工艺品电商26户,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玻璃加工产业能够扩大规模,得益于城乡物流的发展。”建河村党总支书记俞进雷说,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成为了电商发展的新“东风”。

田间地头精准扶贫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根基,一线精准扶贫利长远。2020年8月,江苏汽车技师学院与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扶贫扶志、深度合作、师生共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为涟水地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这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涟水实施教育帮扶的首个项目。2020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工作队进驻淮安市涟水县,大力实施教育帮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专业共建、名师团队发展计划等项目。截至2020年年底,列入帮扶项目计划库的项目已开工62个,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就业岗位75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均增收将达10万元。

一直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统筹行业资源和社会力量,认真做好重点县驻点帮扶工作,从灌南到灌云再到涟水,一批批交通行业“精兵强将”在田间地头、黄河故道开展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上致富路。

1997年至201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挂钩帮扶连云港市灌南县,累计新改建等级公路600余公里,新增农村公路近1300公里。2018年4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工作队进驻灌云县,加快建设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公交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到2019年年底,灌云县2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