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的朋友圈,一篇2016年新华社的专访文章记录了他对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议。如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的印发,让他的期待变为现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吴仁彪难掩喜悦,指出落实《规划纲要》、发展综合交通运输,要共享综合交通发展的红利,共享安全管理理念,共享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各种运输方式还要互相“挑刺儿”,协同发展。
吴仁彪说:“以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讲各的’、各规划各的、各建设各的。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提出希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5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把5张图变为一张图。这不,《规划纲要》出台了。”《规划纲要》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同管理的“三统一、一协同”建设原则。“各交通运输方式既要多交流经验,也要互相‘挑刺儿’,共同进步。”吴仁彪说。
《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我认为这句话很关键,其实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都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但重点不在‘比较’,在共享。”吴仁彪表示,2020年,民航旅客运输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增至33.1%,这期间适逢高铁快速发展,可见二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共享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红利。空铁联运便利了旅客,也实现了两种运输方式的互相促进发展。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各种风险挑战,我国民航实现安全飞行“120+4”个月,并连续18年确保空防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运输航空亿客公里死亡人数与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降至“双零”,安全成为中国民航人最大的底气。“发展综合交通运输,要共享安全管理理念。”吴仁彪告诉记者,每个月中国民航局都会开展全行业安全问题点评,并进行处理、追责,民航人善于从小概率事件中吸取教训并采取对策,这种安全文化可以在各领域发扬。
“去年我坐飞机,发现忘了带身份证。手机下载国门公安App,办理电子临时身份证,2分钟搞定。”吴仁彪感慨,最近几年,民航的真情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这种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也值得共享。
编辑:王晓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