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苏州机场 疏解上海客流量
迈进“十四五”,江苏航空如何腾飞?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建议,加快推进苏州机场规划和南京马鞍军民合用机场建设,构建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空中客货运输网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融合发展,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据预测,2035年上海都市圈(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和嘉兴等)航空市场潜在年需求总量约3.25亿人次,仅靠上海、无锡、南通、嘉兴等地现有和拟建机场无法完全满足,仍存在2000万至5000万人次的保障缺口。
“规划建设苏州机场,与无锡、南通、嘉兴等机场错位发展,能有效疏解上海两机场的非枢纽功能航空客运流量,解决上海都市圈航空供需矛盾,有利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同时能有效缓解上海的地面交通压力,对于推进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陆永泉说。
陆永泉建议,将苏州机场列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江苏省、上海市协同组织推进苏州机场建设。
刚刚获批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联通国内国际的高质量、高品质客运服务体系和高效率、高可靠、低成本的货运物流体系。南京都市圈由江苏南京及周边8个联系紧密的市、相关县(区)组成,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00万。从航空供给来看,随着南京都市圈的扩容,仅靠禄口、扬泰、芜宣等机场已难以满足该区域多层次的航空需求。
陆永泉认为,加快推进南京马鞍机场军民合用,有利于加快提升南京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品质,增强国际航空枢纽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可有效改善江北地区航空运输条件,助力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建设发展,完善南京都市圈机场系统。目前,江苏省已提出申请,建议将该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在“十四五”期加快实施。
编辑:廖芊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