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上搜救中心

搏浪擎舟云水间 赤诚勇毅护安澜

2021-05-07 17:01:3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肖丰 通讯员 许墨 -标准+

沧海横流,英雄一往无前;责重山岳,勇士砥砺担当。

在大型油轮碰撞起火、不断燃爆的紧迫时刻,在船舶遇险、船员被困海上的危机之时,在台风来袭、船舶搁浅、船舶溢油、船员急需医疗救助的紧要关头……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一次次闻令而动、临危而行,忠诚履行水上应急搜救的神圣职责,坚决筑牢守护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无脚本应急演练中,厉兵秣马练就铁军本色;在跨区域、跨部门合作中,凝心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倾情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征程中,紧扣航运、港口发展脉搏……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一次次主动担当、勇毅笃行,挑起保障上海水上公共安全、服务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的重担,全力推动上海海上搜救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浦江救援演练。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精神为主线,不断织密水上应急搜救网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全方位加强应急保障,把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的铁肩担当写在了云水之间,汇成了船行如歌、碧海安澜。

临危而行 忠诚履职显本色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

始料未及的危难关头,更能检验一支队伍的能力。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临危而行、战风斗浪,用赤胆忠心、铁肩担当诠释了救人于水火、救船于危难的铁军本色。

东海上大火熊熊燃烧,通航安全面临巨大威胁……2018年1月6日,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在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突发碰撞后,发生剧烈燃爆,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上海海上搜救中心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派遣海空救助力量前往现场。

积极稳妥开展人命搜救、船舶灭火、安全保障、涉外沟通、国际合作、舆情应对、油污清除……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搜寻海域面积约9500平方海里、累计清污面积约326平方海里。最终,应急处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东海之上恢复了往日的碧海清波。

这是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勇担应急搜救职责的一次真实写照。2017年5月,妥善处置“顺港19”轮37个集装箱落江;2020年8月,全力处置“隆庆1”轮与“宁高鹏688”轮碰撞起火;2020年12月,紧急处置长江口深水航道“新其盛69”轮与“长锦海洋”轮碰撞翻沉……一次次的应急任务,更加彰显了这支队伍的为民初心、铁军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履职扎实有力。2020年,该中心全年接收海上突发事件报警信息907件次,发布航行警告1026件次,协调完成航海保障应急任务47次,组织完成搜救行动230次,成功救助1632人,搜救成功率96.85%,有力保障了海上人命财产环境安全。

不仅如此,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时代大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全力做好疫情期间中外籍船舶伤病船员救助,全年成功救助伤病船员216人。该中心在实践中总结制定的“伤病船员救助六步工作法”被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在全国推广,为我国水上应急搜救贡献了上海力量。

全面保障 服务大局提亮色

滚滚向前的时代大局,更能检验一支队伍的韧性。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用满腔热诚、全面保障提升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亮色。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始终与时俱进,紧扣航运和港口发展脉搏,全力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平稳有序。特别是近年来,上海吴淞口邮轮母港跃升为全球第四国际邮轮母港、黄浦江游览迎来蓬勃发展期,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积极应对水上出行等产业发展趋势,全方位加强搜救应急保障工作,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了《上海海上搜救中心邮轮大规模人命救助行动计划》,积极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全力保障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下邮轮优先安全进出港;积极优化黄浦江搜救站点部署,会同游览船公司、游艇俱乐部、市轮渡公司、水域环境公司等单位因地制宜建立了黄浦江核心区水域船舶互救机制,确保黄浦江核心区水域安全。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始终全身心、全方位、多角度保障重大活动水上交通安全,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10月12日,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前夕,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在外高桥沿岸水域举行“2018年长江上海段集装箱落水应急处置专项演习”,全面检验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进博会期间,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更是严阵以待,或是驻点坚守、或是水上巡航,全方位做好水上交通管控、水上应急保障、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全力营造浦江优质通航环境、擦亮浦江游览“城市名片”。截至目前,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已累计完成三届进博会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航运强国,保障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积极做好重大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水上应急工作,为重大战略实施推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蓝色动能。

凝心聚力 共建共治添成色

越是急难险重,越是需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北接江苏、南邻浙江,多地辖区互有交叉相接。同时,水上应急搜救具有救援难度大、搜救距离远等特点。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凝心聚力、攥指成拳,不断加快水上搜救体系建设、优化水上搜救工作机制,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为织密水上应急搜救网络添成色。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积极优化区域水上搜救合作机制,提升区域水上搜救协调能力。“十三五”时期,该中心牵头与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浙江省海上搜救中心、长江干线水上搜救协调中心、连云港海上搜救中心和东海救助局共同制定实施《长三角区域水上搜救合作和联动机制》;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与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东盟国家等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不只是跨区域,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积极推进跨部门沟通合作、信息共享、搜救协同工作,设立崇明分中心,会同宝山区政府完成宝山分中心筹建准备工作;落实渔船搜救合作机制,与相关省级渔业管理部门开展多次区域性渔船搜救通讯演练,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共同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渔村”活动和长江口联合巡航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成员单位合作,开展海事—救助直升机联合巡航,与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加强联动,妥善处置船舶火灾事故,在上海市卫健委指导下协调医疗机构实施远程医疗指导,提升搜救成功率。

海上紧急医疗救援专项演练。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联合市交通委起草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水上搜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八个方面任务和27项具体举措,于2021年1月15日正式印发实施,为上海“十四五”期间水上搜救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

勠力同心,共筑水上长城。在中心成员单位看来,只要精诚合作、相向而行,水上应急搜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聚力加强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坚持、勇气、挑战”的海上搜救志愿服务精神;举办志愿者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参与搜救应急实战的能力,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海上搜救志愿者总队登记注册人数已达1500余人;举办“搜救父子行”等活动,普及学习急救知识,通过一个人辐射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群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民众身边织密应急搜救网络。

固本强基 厉兵秣马铺底色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有备、有力、有效。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固本强基、厉兵秣马,持续提升水上搜救实战能力,铺陈关键时刻关键担当、冲得上去拿得下来的担当底色。

关键时刻有备、有力、有效离不开硬核的实战能力。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中枢作用,促进部、市联动。2020年,中心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国家卫健委应急办在沪联合成功举办我国首次国家级“海上紧急医疗救援专项演练”,充分检验和加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实战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大规模人员遇险紧急医疗救援能力水平;会同上港集团成功举办“上海港船载危险货物突发事故综合处置应急演习”,启用多项国内首创科研成果,提升了上海港船载危险货物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海上搜救志愿者参加应急搜救。

2017年黄浦江水域观光游轮碰撞事故处置综合演练、2018年杭州湾北岸水域船舶灾害应急处置演习、2019年国际邮轮大规模人员转移应急演习……经历过风浪磨砺的中心成员单位,在一次次综合应急演练中不断提升邮轮转移、化学品船泄漏、船舶碰撞等多场景应急实战能力。

坚持专群结合,2020年,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组织500余人次参加巡航搜救业务技能线上培训,提升一线人员业务技能;上海海事局列编30米级新型铝合金巡逻船,强化长江上海段巡航救助能力。

回望“十三五”,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持续提升恶劣气象预警预防能力。中心巩固与上海市气象局、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等单位合作机制,接收并传播气象、海洋预警信息,对恶劣天气早跟踪、早防范,落实安全信息发布、船舶避风组织、水上交通管制及重点隐患排查等措施。

磨剑千余日,实战见真章。2020年,中心妥善应对2月11日至16日连续浓雾;成功组织防御了“黑格比”等3次台风影响,累计疏散船舶4100余艘次,保障3400余艘次在港船舶停泊安全,实现了“三不两少”防台工作目标。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站在新起点,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将稳步推进“管理运行制度化、队伍装备正规化、决策指挥科学化、理念视野国际化、内部管理窗口化”建设,推进上海海上搜救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上海水上公共安全、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