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 为民便民

2021-05-25 10:27:26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标准+

编者按:

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优服务,各地打出“组合拳”,着力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疏通堵点、纾解痛点、补齐断点,为群众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今日,本版聚焦政务服务领域,展示湖南、安徽、江西、天津四地有力有效举措,敬请关注。

安徽

不让群众吃亏也不让企业为难

“多亏了谯城区交通运输局领导的全方位帮助,项目在征迁等环节才能顺利进行,为施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日前,311国道安徽亳州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经理张金社,高度称赞亳州市谯城区交通运输局的“四送一服”(编者注: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工作。

“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这是亳州市谯城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一直放在心上的一句话。

该局将“四送一服”工作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企业包保负责人通过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现状及遇到的困难,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受到包保企业的肯定和称赞。

311国道亳州段一级公路及东北外环前期工作要征地630多亩、征迁房屋161户、移栽树木2.3万棵,另外还有数百处供电杆等待征迁。谯城区交通运输局包保负责人在走访时,得知该项目因征迁补偿问题导致进度缓慢后,立即向谯城区政府汇报,并会同镇村干部入户走访,了解群众诉求。

“每到一户,他们就给群众讲解补偿政策及修路带来的好处,群众从心底理解、配合征迁,真正做到了既不让群众吃亏也不让我们企业为难。”张金社说,在谯城区交通运输局包保负责人的帮助下,群众征迁补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快了整个项目进度。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谯城区交通运输局也始终坚持全程关注、全程服务。张金社说,工程下穿宿登高速公路涉路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速公路桥梁护栏改造问题,谯城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宿登高速公路管理处、皖通公司进行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为311国道建设节约资金约200万元。

谯城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共包保10家企业,对其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则加强协调沟通,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为企业做好服务,切实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戴月

天津

快速响应 上门服务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天津分局通过8890便民服务热线反映,在申请小客车增量指标时遇到了困难。“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积极响应,迅速赴企业调研、了解需求。

2015年6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在天津市设立分局,现因业务需要,申请小客车增量指标。由于天津分局为非法人企业,纳税主体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递交申请后始终无法通过审核。该问题困扰企业多日,迫切需要解决燃眉之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将尽快协调市级部门,尽全力解决企业困难,扶持企业良性发展。该局还向企业介绍小客车调控业务的现行政策,建议企业通过申请新能源车辆解决当前迫切的用车需求,并将下一年度车辆配置计划提前告知,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随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主动协调市国税部门帮助核实企业纳税信息,并在确认企业2020年度纳税额后,协助办理增量指标申请。不久,该企业申请增量指标资格审核顺利通过,获得了小客车摇号和竞拍资格。

快速响应、高效帮扶、送服务上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实施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一系列务实举措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快速精准、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骞 张宁

湖南

开辟大件运输“绿色通道”

建立9条高速公路主通道桥梁数据库,升级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平台智慧审查系统,对车货总重超过300吨及以上大件运输,建立省市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联勤联动护送服务保障机制……近期,大件运输许可智能审查工作成为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为民服务的一张亮丽新名片。

湖南是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公路大件运输供需流量越来越大。仅2020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就办理近9万件,预计今年将达到15万件。

为推进大件运输审批服务工作赢在“审批线”、跑出“加速度”,湖南制定了大件运输许可网上限期办结承诺和重点大件运输预审查等八项惠企便民制度机制。比如,大件运输一、二、三类件法定审批时限,分别从5、10、20个工作日压缩到1、3、7个工作日办结;对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几家重点大件生产企业,在交通政务窗口开辟了“绿色通道”。

用心用情,是湖南交通做好政务服务的法宝。“带着问题学党史,瞄准靶心,更容易解决群众难题。”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政务服务处处长王小平介绍,省交通运输厅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工作,纳入了专项重点工作之一。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成立政务服务处,专门负责厅本级审批服务事项的集中受理、审批、办结和归档管理工作,并通过推进政务服务电子化、数字化,基本实现在厅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集中办理和“一网通办”。目前,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驻省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结审批服务事项累计10万余件,被评为“红旗窗口”。

“一件事一次办”也是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政务服务的改革重点。目前,3批共20个项目优化目录流程、构建标准规范、实时互联互通,兑现了“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好”。

除涉及重大安全、设计、施工许可等事项外,湖南交通明确其他事项原则上推行简易程序。省交通运输厅本级简易程序事项由原来的17项增加到28项,极简审批即时办件由原来的5项增加到15项;适用一般程序事项由原来的61项减少至41项,清理审批服务证明事项191项,依法取消153项,精减80%以上。

下一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年贯通,加快实现“一网感知全局、一屏智能决策、一体联动运行”的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实际成效。

实习记者 贺哲野 通讯员 龚敏 曾拥璇

江西

容缺审批 串联变并联

近日,江西寻(乌)龙(川)高速公路项目房建设计招标采用下放招标审查方式,审批工作周期较以往同类项目平均缩短两周。自江西交通实行容缺审批制度以来,大广高速公路江西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项目根据容缺批复意见提前进行了设计招标,较原建设程序提前了3个月开工。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创新思路、强化服务,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列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打出一套投资审批改革“组合拳”,为企业和群众在赣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西交通大胆创新监管新模式,推行规模以下招标表格报备制,进一步减少审查环节,加快招标进度;强化招标信息公开,对招标文件关键内容、中标候选人关键信息、中标结果向社会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及时受理、有诉必查。

项目审批也频出新招。江西交通对5项投资审批事项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施工招标工作较以往提前一周以上。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江西省非重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图示范文本》,统一办理时限和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项目竣工验收审批时限压缩至14个工作日,施工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6个工作日。审查机制强调公平竞争,消除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保护中小微、民营和外地企业利益。

依托江西省政务服务网、江西省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启用的交易系统“交通工程(非自动评审类)模块”,江西交通开展线上审批审查。今年开工的宜隧、吉康高速公路项目,招标全过程“网上办”“零跑腿”,招标工作无一例举报投诉,既降低了企业人员投标成本和建设法人招标成本,又提升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万鹏 特约记者 谭钰珍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