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举行“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年演讲会。此次活动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的“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演讲分享的形式,激励青年加强学习、岗位建功。常亮、金磊杰、苗蕾、杨子希、郭莹、殷子炫、王连伟7位青年登上演讲台,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分享了学习党史的感悟及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认识。
微信里的交通故事
自2020年起负责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的统筹运营工作以来,一年多时间,我经手发布的稿件接近2000篇。这些文章中,有很多动人的事迹。有些故事落点很小,反映的却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和辉煌成就;有的人很普通,却体现出所有交通人勤勉奋斗一心为民的勇气和担当。
去年3月3日,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一张特写照片——一名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一个月的交通人,脸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记,“口罩脸”也是抗疫交通人的真实写照。
疫情发生以后,千万交通人闻令而动、守卫一线,在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客运场站……他们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保障每一条道路的畅通,保障每一车物资的顺利送达。就像戴文豪一样,他们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交通人的大爱,留下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唱响一曲曲无名英雄的赞歌。
去年6月,我到雄安新区交通建设项目采访,当时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预制车间里甚至超过40摄氏度,但工人们生产建设热情不减。回到北京后,我立刻编写了一篇稿件——《战高温迎“烤”验|给奋战在一线的你们点个赞》。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交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严峻考验。复工后,广大交通建设者们克服困难、争分夺秒!有了他们的坚守和拼搏,交通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了全年的投资和建设任务,如期实现了“十三五”建设目标,为助力“六稳”“六保”和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故事中,阿布洛哈村通路的故事常常使我心潮澎湃。该村是四川省凉山州深处的一座小山村,也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当地交通运输部门为了百姓的出行,使用重型直升机将筑路机械和材料从高山峡谷外拉进来,修了一条3.4公里的农村公路。去年6月,阿布洛哈村第一次迎来客运班车。阿布洛哈村车路双通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几十年来,无数交通人奋力拼搏,建成了438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这无疑是祖国大地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工程,也是所有交通人践行“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生动写照。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交通运输从0到1,从无到有,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未来,将会有更多感人的交通故事发生,我很荣幸能成为新时代交通运输的亲历者、记录者和书写者,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常亮
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2021年,中华民族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百年复兴之路,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经历了70余年的崛起历程,党的光辉照亮了人民心中的道路,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始了“从大到强”的蜕变。
中国共产党群众基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心使命。新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交通人始终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初心,拼搏奋斗。14.6万公里铁路网畅联东西、沟通南北,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断提高,港口吞吐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民航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在形成。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是交通运输装备更快、更稳、一路向前的动力。党的一大就旗帜鲜明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百年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党的行动纲领不断丰富。交通运输装备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落脚点飞速发展,高铁时速超过350公里,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8亿辆,国产C919飞机即将取得适航证,水路运输将“千里江陵一日还”从诗中带到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治理能力是交通运输组织精细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新理念坚持以思想建党为根本,确保党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交通运输行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催生下,新业态、新模式纷纷涌现,综合、智慧、绿色、平安已成为运输组织的标签。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交通运输行业也将道路铺设到了群众门前。党的伟大事业仍将继续,交通运输也必将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金磊杰
不忘苦难辉煌无愧使命担当
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每到西柏坡、狼牙山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工作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深入学习那段历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峥嵘百年,中国人洒下的热泪不仅仅因为痛苦和悲悯,这十四亿人的坚强、十四亿的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坚韧与刚强。
小学课本上,新疆库尔班大叔要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曾让我备受震撼。小小年纪的我很难想象,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着几百斤的特产,哪怕只能骑毛驴也要跨越天山和无垠的沙漠,到北京向毛主席当面道谢。
今年两会期间,我偶然发现了库尔班大叔的重孙女如克亚木坐着飞机进京参会的线索,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找到她,采访她!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历史和现实就这样神奇地交会了。
几十年过去了,党对人民的关心关怀没有变。我们畅想明天、憧憬未来,也应该明白,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这一句句强力的号召,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诺言。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我看到了党旗猎猎飘扬在交通运输一线。“我来接你们回家”“我作为党员,更要冲在前面”“我们全力以赴,一定能扛过去”“邮车开不到的地方,我们就抱着包裹跑”……
逆行!出发!参战!一群不回家的人,守护着千万人的回家路,只为追求“万家团圆心方安”,这是党在百年风雨中汇聚的磅礴伟力,是共产党员执着如一的可贵精神。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打破了坚冰,今天,依然用光明的火炬照亮新征程。
苗蕾
回望初心不畏险抬首奋斗正当时
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雨、百年辉煌,回首这段光辉岁月,有太多历史瞬间值得铭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旗帜,发动一系列武装斗争,在全国陆续开辟革命根据地。而1931年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
在那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险恶,艰苦斗争,成功抵御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数次围剿,创立了属于劳苦大众的苏维埃政权。
在那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群众,齐心协力,在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过程中,也创造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从开辟根据地播撒革命火种,到带领中国巨轮劈波斩浪,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红色精神血脉,代代赓续传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正召唤着我们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从国父孙中山构想修筑铁路10万英里,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飞驰祖国大地;从被外国人嘲笑“黄金向海里扔”,到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世界领先;从民航航线由他国执飞,到航空运输网络密集、四通八达……如今,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作为“先行官”,为国家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
想当年,苏区根据地的红军将士,用崇高的革命理想、务实的革命作风,打出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风,留下了“守纪爱民、鱼水相依”的佳话。今天,我们青年更要胸怀大志,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大潮中,用辛勤与汗水,去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乐章!
杨子希
今天的中国,就是高速公路的样子
“欲能自立于地球上,莫如富强。富强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盛世中国的辉煌图谱中,交通篇章尤为华丽。
1988年10月31日,在距离中共一大会址不到20公里的地方,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内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如今,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实现20万以上人口城市全覆盖,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东西交汇、南北贯通的高速公路大动脉,让发展的强音传至深山,让优质的货物流向市场,让旅者的足迹遍布四海,让游子的归途平坦无阻,让交通运输“先行官”的地位当之无愧、牢固有力。
作为中国交通报社的记者,这些年,我和同事们有幸见证并记录了高速公路跨越山河、打通关隘的历史瞬间,为中国喝彩,为交通加油,我们深感荣耀。
在“中国最长”的连霍高速公路上,我们行进采访14天,体验“一带一路”交通文化之旅;在世界上穿越沙漠里程最长的京新高速公路上,我们亲历无水、无路、无电、无通讯、无人烟,就是为了知道,无人区里修高速公路,到底有多难?在伶仃洋深处的港珠澳大桥沉管内,我们听建设者讲述“海底之吻”的浪漫与艰辛。时至今日,每每想起曾在大海深处与超级工程亲密接触的经历,我的心头依然澎湃难平。
今年4月6日,“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采访活动,从上海沪嘉高速公路旧址启航。有幸参与活动的部分工作,我想对大家说,今天的中国,就是高速公路的样子:大道通南北,尽显盛世繁华;今天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的样子,神州无远近,任君纵横驰骋。
大美中国,因路而兴。小康中国,因路而成。遍布城乡的500多万公里公路网,通达县乡村组,串起青山绿水,普惠千家万户,助力全面小康,把党心民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自2013年以来,中国交通报社组织“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奔赴14个省份,行程数十万公里。我们通村达乡,走家串户,体会“要想富先修路”的原汁原味儿,倾听交通扶贫干部的酸甜苦辣,感知道路与小康的同频共振,为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强底气。
郭莹
榜样是灯塔,指引着方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引以为荣的榜样。革命年代的张思德、董存瑞,和平年代的雷锋、焦裕禄,改革开放时期的张海迪、孔繁森,进入新世纪后的杨善洲、郭明义……他们都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旗帜和灵魂。
榜样力量无穷,人民事业长青。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在全国建立交通网。1930年10月,开辟了从上海到瑞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蜿蜒曲折长达数千里,在创建中央苏区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其中,永定伯公凹交通站地处闽粤交界处,是当时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非常重要的一站。为了守护交通线,伯公凹的群众几乎家族式地参加了交通站的工作,不足30人的村庄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伯公凹七烈士”红色交通员英雄群体。
山重水绕路几长,红色交通一线穿。
中央红色交通线自始至终没受到破坏,成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战线!一条条壮丽红色交通线是交通员用双脚踩出来的,用血汗连结起来的。他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战胜恶水猛兽,机智勇敢通过敌人的稽查;他们节衣缩食,忍受饥寒,却把一批批黄金白银安全送往上海党中央。他们不惜生命保护交通线的安全,是永载革命史册的无名英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代交通人不懈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实现交通运输由大向强的历史性转变,还要靠科技创新。
上海浦东海事局的陈维,十多年来扎根海事危防监管一线,首创“三步开箱查验法”,成功攻克“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监管”这一业内难题,建立船舶排放控制区综合监管体系,成为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和海洋环境清洁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成绩面前,她并未止步。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初,她牵头成立自贸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汇集起一股助力口岸通关、服务自贸区发展的创新力量。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榜样的忠诚与奉献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青年更要感受榜样高尚的人格,向榜样学习,向榜样靠近,用青春拥抱时代,点燃未来!
殷子炫
汲取精神力量点燃信仰明灯
百年前,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扬起了梦想的风帆。百年后,在中国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中华民族挺起了傲人的脊梁。回首百年,小小红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无数共产党人甘于奉献,用生命坚守信仰;无数交通人的感人事迹,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沥青公路;川藏公路,是联系汉藏人民的纽带。这两条公路建设过程中,塌方、泥石流等状况频发,威胁着筑路官兵和民工的生命,施工的第一年,有千余人在此献出生命,他们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为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美多吉,雪线邮路上的普通邮车司机,30年间,他在孤寂冷清的邮路上往返140多万公里,是雪线邮路上的英雄信使,曾因歹徒袭击身负重伤,康复后立即回到邮车上。他用热血和汗水忠诚履职,保障藏区通信通畅,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其美多吉雪线邮路”精神,继承弘扬了“两路”精神,丰富发展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交通精神,像生生不息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4000多万交通抗疫大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湖南个体货车司机龙兵曾11次奔赴武汉运送物资,长江航运总医院抗疫医疗队坚守一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在履行神圣职责中彰显着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我们青年要学习他们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和顽强意志,大力弘扬“两路”精神、新时代交通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更好地肩负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王连伟
编辑:廖芊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