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雅韵 阡陌畅安

2021-05-26 14:33:29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通讯员 侯成成 顾小洁 -标准+

编者按:

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交通现代化、用心绘就交通强国农村篇,有效支撑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助力贫困地区告别了出行难、畅通了微循环、摘掉了贫困帽,乡村正因路而兴、因路更美、因路致富。

新征程开启,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着力实现农村公路网络畅、出行畅、物流畅、路况优、治理优、环境优、融合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好先行。今日起,《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面小康 交通力量》专栏将聚焦一批农村交通由通到畅、从有到优的典型市县,挖掘特色做法,推展有益经验。敬请关注。

“一脚油门就可以从城里开进乡下的别墅,真是快哉!”最近,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太仓璜泾镇孙桥村的龚先生总是乐呵呵的,家门口3米宽的石子路升级成了4.5米的水泥大道,通行顺畅,心里也更敞亮。

这条路处于孙桥村和杨漕村交界处,是“边缘地带”。村民们生活好了,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可要开进家门却没那么容易。过去,这段路狭窄,碰上会车要等十多分钟。“别看就这一小段距离,有时候还挺闹心的。”龚先生说,现在有了笔直的水泥路,两车通行毫不费力。

去年以来,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推进“阡陌农路”畅安创建活动,通过做优进宅入户“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特色田园、美丽乡村、农家宅院等节点的道路通达水平。

城乡城际互联互通

近年来,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聚力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通过开展“阡陌农路”畅安创建活动、“千灯万带”工程、“平安放心路”活动、安防设施提升工程等一系列实事项目,推动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促进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和区域间、城际、省际公路的连接能力。

如今,苏州农村公路里程达9910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5%,农村公路桥梁7870座,全市路况质量在江苏省保持领先水平。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织密物流网,服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看着冷链配送车穿梭在宽敞的农村公路上,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经理周晓春说:“我们每天的配送量在80吨左右,有好路、通货车,农副产品走出农村、进入大都市越来越方便了!”

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位于吴江区北联村,是一家集农副产品种植、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企业,随着交通运输部门对北联村道路进行拓宽、平整,当地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沿线企业都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农村物流节点建设也是苏州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之一,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各区(县)均建有功能完善的农村物流枢纽,77个乡镇建成了专门的农村物流场站,覆盖率达93%;612个建制村完成农村物流节点建设,覆盖率达67%;建制村邮政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

除了物流运输更顺畅,村民们也实现了“抬脚上公交”的梦想。随着苏州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乡公交网络实现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为5A级。目前,全市建成城乡公交枢纽站24个、城乡公交首末站130个、公交站点近1.2万个,高等级、标准化、高密度的城乡公交场站布局让农村百姓便捷出行成为现实。

“一核四片”品牌集群

走进环太湖公路,只见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间。东山镇的岱心湾大桥从太湖与群山之间穿过,让游客真切感受到了“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的意境。

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苏州着力打造“一核四片”农村公路品牌集群。“一核”即“吴风雅韵”现代农村公路新样板;“四片”即东部环湖农村公路打造“经纬阳澄湖”品牌,南部水乡农村公路打造“水乡珍珠链”品牌,西部山水农村公路打造“太湖风景线”品牌,北部生态农村公路打造“沿江生态圈”品牌。

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苏州交通运输部门借助农村公路沿线绿化景观、服务设施等载体,优化交通环境,融入绿水青山。环太湖公路是苏州西部“太湖风景线”的一条风光带,交通运输部门攻坚“治污”、持久“添绿”、长效“留白”,升级环太湖公路沿线绿化景观,打造小品节点、旅游驿站,全面优化交通环境,做到公路与自然融合、景观与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呵护生态到再造生态的飞跃。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