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村路随时掌控智能管养

2021-05-31 11:27:5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白秋薇 -标准+

发现路面病害,手机拍照上传,责任人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响应并安排修补——作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自2018年起就开启了公路养护智能模式。农村公路智能养护管理平台上有全县894公里农村公路的“家底”,养护人员轻点鼠标即可掌握路况信息、安排公路养护。

公路病害随时发现随时处理

在潼关县农村公路智能养护管理平台中心,电子屏幕上的图表全面显示了农村公路路网信息,蓝、黄、橙、红四种颜色分别代表道路畅通、存在隐患、道路阻滞、道路中断等情况,还可实时反映养护及路政执法情况。

工作人员点击一段农村公路,屏幕便显示了养护人员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的现场工作图。“以前养护人员巡查时随身携带记录本,有问题先记下,回去逐级反映处理。从发现病害到维护完成,有时需要一周时间。如今,一部手机实现了随时上报,随时处理。”潼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站长赵六新介绍,平台的人工智能公路巡查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实现不间断拍照、实时识别、按需上传、自动测量,极大地提高了各类巡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平台不仅提高了养护效率,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决策者可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科学研判。例如,在一定时间里,一条公路发现3次以上安全隐患,则意味着道路安全级别发生改变,管理部门要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提升道路养护管理水平。

此外,各级工作人员可在App工作群里随时交流工作,大屏幕上还实时更新交通气象信息,实现公路气象的全面监测和动态管理,帮助养护和路政人员提前制定处置策略,减少事故发生,提高通行效率。

无人机加持智能平台

潼关属于山区县,公路坡陡弯道多,危化品运输车辆多,交通安全保障压力很大。

“在公路保畅、水毁抢险等工作中,智能养护管理平台发挥了很大作用。”赵六新说,“我们在县道主要节点安装了监控系统,接入养护平台,所有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公路状况。去年12月下雪,县城里雪量不大,但我们通过手机发现港安路积雪较厚,立即组织人员机械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除雪,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近年来,潼关县把农村公路智能养护管理平台与“路长制”落实、隐患治理、应急抢险等结合,及时向出行群众提供公路养护、阻断、气象灾害等实时信息。

潼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把“路长制”责任人、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监督电话等信息及时录入“公路身份证”二维码中,群众只需掏出手机扫一扫“路长制”公示牌便可了解所在路段详细信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导航软件及时发出车辆缓行或绕行的温馨提示……2019年,潼关县基本建成智能交通平台以及县、站、镇三级管理网络,并接入农村公路智能养护管理平台,实现了同步传输、同步管理、同步运营。

在农村公路应急抢险中,潼关县利用智能平台提供的数据,科学调集人员、装备、物资开展应急抢险和周边人员车辆财产转移安置,抢通情况实时上传,提升了科学决策能力。

2020年,潼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又购买了无人机,将公路巡查信息尤其是桥梁、涵洞的巡查情况实时上传到农村公路智能养护管理平台。在大数据和高科技的加持下,该平台已经变身成一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汇报台、指挥台、交流台、比武台。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