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的牧野乡间
清风拂面,碧草连天
看看航拍视角下的美丽风光
“从镇上到这儿,十几分钟就过来了,客人马上来采摘,我提前准备下。现在,不仅游客多了,运输也非常方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村民邬有生对记者说,有了一条好路,干什么都方便。
薛家湾镇“百里长川”南北长56公里,沿途有8个村,历史上曾是“走西口”的重要通道之一,如今是准格尔旗乡村旅游特色线路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网不断加密、升级,观光农业、农家乐在沿线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新改建农村公路5600公里,全市农村牧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97万公里,51个苏木(乡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736个嘎查(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
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如一条条哈达在鄂尔多斯高原织就锦绣图景,成为万千农牧民奔小康的致富路、乡村振兴的腾飞路。今年5月,鄂尔多斯市被列为自治区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百里长川 花果丰茂
沿着巴润哈岱村南行,乡间公路串联起鱼塘、采摘大棚、养殖区。“现在交通方便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越来越大,酿制的葡萄酒也有了出路。”薛家湾镇海子塔村花果山采摘园负责人说,过去的“百里长川”一下雨就走不了,如今这里路通、电通、水通,生活越来越便利。
路在村间展,人在景中行。近年来,鄂尔多斯以精准扶贫产业(旅游)路、撤并村通畅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路网升级改造工程、窄路面加宽提档升级工程“五大工程”为重点,持续优化路网结构;综合考虑镇村规划、地质条件、车流量等,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有效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旅游产业兴起,有力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型农村经济发展。
以“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为目标,鄂尔多斯市积极引导、支持各旗区采取市场化模式,将管养工作纳入市旗两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为农牧民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落实旗(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三级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全面推行“路长制”。
各旗县结合实际,探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达拉特旗构建起道德诚信体系数据库,以家庭为单位对农牧民日常管路、护路工作进行打分,考核结果作为农村信用金融信贷服务、地方性奖补政策的参考条件。
这里的公路会唱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驾车匀速通过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查干柴达木村“音乐公路”,轮胎与路面摩擦发出《歌唱祖国》的旋律,让人不禁跟着节奏唱出声来。据介绍,这是内蒙古首条音乐公路,于去年5月建成通车。
冲着这段“汽车独奏”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火了沿途的乡村旅游。“我们来回跑了好几次,好多车也和我们一样,反复试验,体验快慢不同的节奏。”游客陈女士说。
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探索创新,为伊金霍洛旗“旅游兴旗”战略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依托不断加密的农村公路,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先后推出文化体验游、草原风情游、都市休闲游、乡村生态游、徒步探险游等8条主题特色旅游线路,成功打造苏布尔嘎、布拉格等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伊金霍洛旗构建了以阿勒腾席热镇城区为中心、辐射所有镇区和嘎查(村)的货运服务网络,农村牧区的绿色蔬菜及牛羊肉等优质农畜产品走出草原,走进千家万户。达拉特旗引进和培育了农村电商企业82家、网店160个,引进电商平台在该旗建立甲醇电商交易平台和盐碱地大米交易平台,培育了“黄河几字湾”“风水梁”“雷大姐”等多个地方优质品牌,推出了一批本土电商运营平台。
路离农牧民越近
幸福就会离农牧民越近
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正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不断延伸
编辑:李源源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