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党员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分享奋斗故事

一切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

2021-07-07 10:24:2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记者 马士茹 -标准+

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决心骑着毛驴到北京看望毛主席,这个故事家喻户晓。60年后的今天,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也就是新疆于田县已经建成了机场,即将和北京通航,当天就能够实现往返。

中国民航246个运输机场已经编织成一个庞大细致的航空运输网络,覆盖全国88%以上的人口,每年有数亿人能够享受航空出行带来的便捷服务。

这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36个简易机场,每年旅客运输量1万人左右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凝聚着几代民航人的智慧和汗水。

7月6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来自民航系统的5位党员代表围绕“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分享了奋斗故事。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坐飞机还要凭介绍信。现在,航线网络更发达、便捷性更好,从北京飞往上海、广州、深圳的航班都呈现了公交化的趋势,基本上每半小时一趟。”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孔越是名有着33年工作经验的老民航人。在他看来,当今的机场已不是一两条跑道加航站楼、只供人们上下飞机的场所,而是集航站楼、火车站、地铁、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

安检是民航安全的第一道保障。“每天,我们在岗位上数千次起身弯腰,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通过数以万计的图像积累,练就了‘火眼金睛’,牢牢守住空防安全。”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吴娜笑盈盈地介绍。

近年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家如果要选择飞机出行,一定要选择中国的飞机,我们为大家的出行提供更安全的服务。”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英雄机长”刘传健接过话筒介绍,到今年6月,我国民航已实现10年加10个月的安全纪录,飞行小时已达到9000多万安全小时。

机舱就是方舱,机场就是战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民航人坚决守好防疫的“空中长城”。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杨静轩一边拿出印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边坚定地介绍:“从抗疫开始到目前,我们乘务员最多的隔离次数已达到15次,累计隔离日期达到210天。”

“空管系统承担应急救援航班的保障工作,去年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湖北空管的管制员们克服了与家人分别、医疗物资紧张的情况,一共保障了2576架次应急救援的航班。”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杜一泽补充说。

据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民航有国内航线4686条、国际航线895条,和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实现了定期通航,运输总周转量从2005年开始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也始终稳居世界前列。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