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公路围着产业转

2021-07-16 10:15:1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李琴 记者 冀云洁 -标准+

“早听说这里景色很美,今天特意带朋友过来看看,真是太美了!漫步在木桥上凭栏远眺,湖水在微风下荡起层层波纹,远处青山、湖水、蓝天、白云、公路、田野,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这里,人的心情也如湖水般清澈宁静。”7月10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市民刘齐陪着朋友们到润昇湖旅游度假区游玩,眼前的美景令她赞不绝口。

交通助力产业升级

据了解,杭锦后旗拥有约10万头奶牛的生态乳业园区,这是巴彦淖尔市打造的世界一流有机和高端牛奶基地。园区建成后,牛奶年产量可达60万吨以上,种养结合带动全旗新增饲草料种植面积40多万亩,直接吸纳就业2000多人,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2019年,该旗投资7000万元,为10万头奶牛基地修建产业路65.2公里。目前,该旗已形成了以春光采摘园、万亩葵园、沙海“梨花节”、头道桥民俗第一村、塞上园等涵盖杭锦后旗东南西北,集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和文化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度假区域,全域旅游初见成效。

近年来,杭锦后旗交通运输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把农村公路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加强,形成了以县级公路为骨架,乡级公路为脉络,通村、通组公路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截至目前,该旗已建成各等级农村公路2210.07公里,境内10个镇(农场),行政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列养率100%。2016年—2020年,该旗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82.4公里、实施自然村硬化路45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66公里、危桥改造8座,累计投资6.4亿元。

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及农村公路提标升级建设,为特色产业培育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实现修通一条村路、形成一路风景,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给农村公路配三级“管家”

在农村公路管理中,该旗按照农村公路“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体制,在突出旗政府主体责任的同时,全面落实镇村主体责任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路长制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实政府财政预算专项投资,为推动农村公路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该旗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路警联合执法,不断加强超限运输和路域环境整治力度,建立了以旗长为总路长、交通运输局局长为县道路长、镇长为乡道路长、村长为村道路长的四级路长责任机制,形成了“旗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三级管理体系,属地管理,分段负责,给农村公路都配上“管家”,推进公路由以单一路政管理为主向建管养运以及美化、绿化、秩序等综合管理延伸,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全覆盖。

因地制宜一路一景

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该旗实行“三落实一承包四到位一考核”,(“三落实”即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管养体制;一承包即实行定人定路段包干制;四到位即路面补修按时到位、路肩培护到位、病害处理到位、桥梁病害预防到位;一考核即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镇、部门年终实绩效考核),因地制宜美化农村公路,实现一村一景,一路一景;养护资金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县道年公里不少于7000元,乡道年公里不少于4000元,村道年公里不少于1500元,确保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高。

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杭锦后旗把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输和农村物流作为运输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力求实现市场与“三农”的对接。目前,已建立农村客运站10座,拥有农村客运班车109台,运营班线49条,日发班次112次,实现乡镇村组通班车率100%;实现农村物流全覆盖,农村三级电商配送服务及物流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