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交通人的抗疫日记
金秋十月,灿烂金黄的胡杨,渲染着整个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秋天。就在全国各地游客纷纷前往额济纳旗,一睹胡杨风采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美好的旅程。随着额济纳旗疫情的加重,阿拉善左旗也出现了确诊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阻断传播途径,交通人迅速行动。
主动请缨进社区
10月21日,阿拉善左旗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作为阿拉善左旗交通运输局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要求到包联社区的采样点,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主要负责帮助居民扫码报到登记信息。13时30分,我提前来到柳树沟社区明德小学核酸采集点,采集点外边早已人山人海,车只能停在很远处步行,到了以后早班的同事已经忙得满头大汗,嗓子也哑了。我赶快去领防护物资,全面防护好以后尽快接岗换班,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刚上岗十几分钟,我已经汗如雨下,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大太阳下,面罩开始起雾气,呼吸有点困难,口罩也湿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已经全是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衣服从里到外全湿透是什么感觉,整个人非常难受,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里,加上太阳刺眼,我根本看不清手机屏幕。
没智能手机的、手机没网的、没记住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的、摄像头坏了扫不了码的、耳朵听不见的……各种状况让我应接不暇,心里干着急但也只能帮助他们一个个填写信息。
“请大家扫描二维码报到,填写好个人信息”“不会操作的不要着急,我们帮您填”“大家注意一米安全距离,不要拥挤”……我一遍遍重复着提醒大家,居民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老人都自己带着小凳子,有序排好队,耐心等待工作人员安排。“姑娘我们不着急,你慢慢弄”“太感谢你们年轻人了,我们岁数大了根本不会弄手机”“这些孩子们都是各个单位派来的,太不容易了”……一句句贴心的话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坚守岗位无怨言
阿拉善盟昼夜温差大,夜幕降临,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变得像冰块一样。为了节约物资,我们不能随意更换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也没办法换,只能坚持到自己这班结束后再脱下。大家冻得瑟瑟发抖,但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外面有太多群众在排队。天越来越冷,我多坚持一会,他们早一点检测完回家,就能大大降低交叉感染。我们每个人几乎全身的衣服都是湿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一声抱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时,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结束,才发现自己一口水都没喝,脚后跟疼得无法着地,双手在手套中被汗水浸泡得发皱发白。看着一起工作的“战友”们结束工作后湿漉漉的背影,我有些心疼,心里五味杂陈。
众志成城抗疫情
6个小时的坚守,只有亲身经历一次才能懂,为了我们平安生活,逆行的人有多伟大;我终于体会到新闻里说的“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有多辛苦;真正明白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含义。
晚上回家以后,精疲力尽的我看到工作群里发布了24小时完成12万人核酸检测的消息,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个数据里也有我贡献的一份微薄之力。
疫情发生,每个人最怀念的应该就是以前平凡的生活吧,每一例确诊病例都牵动着大家的心,接下来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核酸检测,这场硬仗还要继续,真心希望不要再有新增病例。致敬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感谢包容理解支持防控工作的每一位居民群众。
加油,阿拉善!加油,我的家乡!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