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交通运输局将以不断满足全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构建骨架、完善布局、达标体质、分期实施原则,通过点线面结合、远近结合,在全盟统一规划框架下,构建内联外畅、交旅融合、安全便捷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保障水平,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为兴安盟实现旅游强盟、旅游富民的美好蓝图当好先行。
优化内外交通要道
加快实现区域之间旅游互联互通。在现有公路基础上,该盟将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完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打造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优化兴安盟与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以及兴安盟至黑龙江省、吉林省区内外交通要道。重点推进草高吐至乌兰浩特段高速公路、308省道伊尔施至柴桥段、204省道浩饶山至察尔森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协调办理新发至科右中旗段高速公路、210省道突泉至地宫化段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为打造“乌阿海满”、“蒙东五盟市”、“黑吉辽蒙”、阿尔山—松贝尔口岸跨境游等连接域外的精品旅游线路提供基础支撑,有效提升兴安盟在东部地区精品旅游线路上的战略地位。
“城景通” “景景通”
优化全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健全盟内重点旅游景区交通集散体系,完善通达景区景点的道路旅游线路,全力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进一步加快“城景通”、“景景通”和景区内部道路建设。全力建设以乌兰浩特至阿尔山为主轴线,扎赉特旗和科右中旗为两翼,东联西出、南北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的协调融通。
重点打造302国道乌兰浩特至阿尔山段一级公路和203省道阿尔山至乌兰浩特段二级公路两条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建设阿尔山至扎赉特旗、阿尔山至科右中旗、科右中旗至乌兰浩特至扎赉特旗等旅游路线。
谋划一批连接重要景区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打造乌兰浩特至图牧吉、乌拉盖至乌兰河、湿地公园旅游环路、乌兰河至乌兰敖都民族风情草原、乌兰毛都至金马鞍等精品旅游路线,打通全域旅游大环线,构建全盟“快旅慢游”的服务环境,为全域旅游注入交通动能。
道路融入乡村景观
提升交通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加强服务区、停车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档次,做到服务区24小时对外开放,环境宜人、功能齐全,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支持各旗县市实施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开发性质的公路建设,带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旅游体系不断壮大,培育交通旅游经济新业态。
强化通景干线公路和景区环线公路沿线的环境整治美化,实现乡村风景与道路景观的深度融合,推进普通公路服务设施从单一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观光等复合功能转变。
优化路域营商与执法环境,简化旅游包车业务,提供7×24小时线上服务,实现旅游包车业务办理“零跑动”。
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坚持依法治路,保持治超高压态势,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