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不平衡”“不充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1-12-03 10:32:4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苏日呼   -标准+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始终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着眼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批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目前,厅领导班子14件实事已完成11件,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完成。自治区省级层面、政府班子办实事清单中交通运输厅承担内容已全部完成。

在疫情大考面前展现交通担当,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自治区部分地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厅党组书记连夜奔赴额济纳旗疫情一线,组织、协调、督导滞留游客转移工作,在较短时间完成近万名游客的千里转运。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抗疫一线,主动作为,做好口岸疫情防控、防疫卡口检测登记、协助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交通力量。

不断完善交通基础建设,为人民群众铺就“致富路”“幸福路”。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农村牧区公路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已开工建设农村公路7211公里,其中自然村通硬化路1410公里,新增185条自然村通硬化路;推动旗县、乡镇苏木、嘎查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建成通辽市科左中旗丰库牧场客运站、鄂尔多斯魏家峁乡镇运输服务站;支持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道路建设,克服施工期紧、强降雨恶劣天气等困难,今年10月底建成1007公里,提前完成既定任务。

切实提升出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群众出行体验。针对货车司机出行难问题,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数据与第三方导航软件公司共享,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针对货车通行的限高限宽导航提醒;在服务区、物流园区等地新建7个“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提供住宿餐饮、停车安保等配套服务;着力解决老年人打车出行不便问题,积极推进95128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目前已在呼和浩特、包头等9个盟市开通,今年以来累计为18万余人次提供叫车服务,主要网约车平台已开通“一键叫车”功能;推动高速公路绿色出行,在G6高速公路兴和、哈素海等服务区建成56个充电桩,已为近千名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成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推动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上线运行,成为全国率先完成的6个省份之一,截至今年10月底业务办结率96%;不断提升ETC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建成63个ETC停车场、2个加油站共计65个多场景应用服务点,累计服务ETC用户66万余辆次;实行差异化收费政策,在特定高速公路路段对ETC货车实行通行费优惠。

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将实事办到心坎上。针对群众反映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擅自提高审批门槛、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共摸排问题线索387个,梳理整合后列入清单172个,整改率100%;推行柔性执法和首次轻微免罚制度,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1%;推进12328热线提质增效,全国考评排名从今年4月份第30位提升至8月份第7位;采取上下联动、日调度周通报、一站一策等措施,下大力气治理以耳字壕收费站为代表的高速公路拥堵缓行问题,建立收费站拥堵缓行等级响应长效机制,全区拥堵缓行收费站数量降低70%;及时响应群众反映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治丰路与朔方路道路问题,迅速开设平交道口便利通行,获得周边群众一致好评;重视基层干部职工心声,在交通运输领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对在旗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单独设组,实行倾斜政策;考虑部分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远、人员少、集中来呼培训费用高等实际情况,组织专家、教授开展了2次“上门送培训”活动;建立“送培训下基层”长效机制,通过征求基层意见建议,更加精准贴近基层需求,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送培训下基层工作,并在调研检查过程中进行指导培训,更好解决基层单位培训难问题。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