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打造“丝路海运”品牌
助力海丝核心区建设
福建省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行“丝路海运”,致力于打造服务标准化、运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的“一带一路”港航综合物流服务品牌,构建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相得益彰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贸易新通道,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丝路海运”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经过3年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兴湖
高站位高起点
打造“海丝”核心区建设品牌
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发展“丝路海运”作为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重要抓手。
◆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等单位组成的工作推进小组。
◆强化顶层设计,印发《福建省开行“丝路海运”实施方案》。
◆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丝路海运”发展。
◆依托福建港口集团,整合优化福建港航资源,共同参与“丝路海运”建设。
◆成立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牵头建设运营“丝路海运”平台。
共商共建共享
打造“一带一路”交流新平台
◆打造一个联盟。发起“丝路海运”联盟倡议,吸引国内外重要港航及物流运营商加盟,联盟成员已达250家。
◆命名一批航线。构建“丝路海运”航线体系,8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通达29个国家102个港口,开行超过6856航次,吞吐量达740万标箱。
◆制定一套标准。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编制蓝皮书及影响力报告,制定涵盖港口、航运、中转、多式联运等环节的服务标准。
◆办好一个论坛。省政府牵头举办三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已签署18项战略合作协议;福州港、厦门港累计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等18个港口结为友好港。
◆建设一个平台。推进“丝路海运”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港航业务无纸化、全程物流可视化及港口信息互联互通。
“软”“硬”并举
打造“一带一路”服务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搭建陆海联运通道,先后开行东南亚进口木材专列、厦门至江西的双向“丝路海运”集装箱班列;加强“丝路海运”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有机联动,促进“海丝”与“陆丝”有效衔接。
◆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推广“丝路海运”港口生产全流程服务标准;开行快捷航线并实行港口作业“五优先”、口岸监管“三提升”,船舶平均进出港时间压缩10%;港口营商环境整体提升,2019、2020年厦门港蝉联“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港口营商环境测评”第一位,2021年继续获得最高星级评价。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