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搭载人们走南闯北的绿皮火车,在这个夏天悄然“出圈”。在某社交平台搜索“绿皮火车”,相关帖子有8万多条,分享乘坐体验、必备好物、心路历程和出行攻略等内容。
今年暑假,每天早上7点不到,浙江交通集团金温铁道公司温州站进站口就挤满了等候搭乘绿皮火车的人群。穿插在队伍间的是大大小小、花色各异的行李箱,扛在肩头的不只有包裹,还有不断晃动双腿的孩童。暑运期间,温州至青岛的普速列车平均每趟往返运输近万人次。
慢慢“晃”去目的地
大学生小杨趁着还没开学的空档,买了一张去往青岛的火车票,准备找那边的同学玩几天,再一起结伴回学校。“我查过了,高铁二等座和绿皮火车卧铺价格相差不多,反正也不赶时间,我就买了火车票。”她算了一笔账,如果坐高铁到站后还要再花一笔钱解决住宿。而乘坐这趟温州到青岛的火车开31个小时,上车后就可以在车上美美睡上一觉,第二天看看沿途的风景,第三天早上到达目的地。
她说,上车后自己就吃了一桶泡面,“像是穿越回孩童年代”,看着来往的零食推车,听着列车和轨道碰撞的声音,居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和平静。
车厢服务与时俱进
在其中一节车厢,几位阿姨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绿皮火车。
“那时候一节车厢会上来很多人,坐不下的就躺座位底下,过道走人都得小心,不然容易被绊脚。”而现在,座椅下方只有旅客的行李和包裹,看上去清爽又整洁。
李阿姨来自河北沧州,一行29人组成的“夕阳红”旅行团乘坐K1396次前往缙云旅行。坐在车厢中,阿姨们欣赏着窗外的风景,载歌载舞。问及为什么会选择绿皮火车出游,阿姨们笑称,“现在的绿皮环境好呀,又干净又舒服,我们还能面对面坐一起聊聊天、吃吃东西。”
当列车即将到达缙云站,列车长施爱玲走过来,提醒阿姨们和伙伴收拾好自己的随身行李,笑盈盈地护着她们下车,挥手说着“下次再见”。
社交媒体带火绿皮车出游
从“特种兵”式旅游到“慢旅行”,社交媒体上相关热帖所引发的关注,也影响着大家对出游方式的选择。凭借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引发的热度,绿皮火车重新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和选择之列,很多人之所以愿意体验,是觉得被拉长的“在途”过程,因为缓慢而显得具有仪式感,而即便是一趟短程旅途,绿皮火车也能拉满那种出行的兴奋感和期待感。
不少“跟风”体验的旅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反馈,表示乘坐绿皮火车能在路上多方位、多感官地沉浸于沿途风景,是一趟时间充裕、不赶路、满足“闲庭信步”式需求的探寻之旅。
踏上绿皮火车,终点不一定是拉萨,但一段毕生珍藏铁路之旅的目的地,终会通往自己的向往之地。
编辑:李盈臻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