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喧嚣的崇山峻岭间,甘肃交通精石矿业有限公司的女性员工以柔韧之躯扎根矿山,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绿色矿山的基石。她们是安全员、财务人、后勤管家,是矿山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安全防线:用专业筑起屏障
清晨6时,新沅矿业公司的安全主管滕泽璟已开始巡查矿区。智能终端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是她最熟悉的“语言”。2021年,她主导引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将设备异常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同时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定期辅导缓解一线工人的焦虑情绪。在她的推动下,矿山安全培训参与率提升至98%,事故率连续三年下降。
2024年6月,一场暴雨突袭矿区。金路矿业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刘芫带领团队冒雨排查隐患,泥水没过脚踝,她蹲在防洪坝旁徒手疏通堵塞的排水口,直到水位恢复正常。“安全无小事,每一秒都不能松懈。”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竞聘上岗到独当一面,她将特种作业票流程细化为“风险评估—措施落实—验收检查”全链条标准模板,成为行业标杆。
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人性温度。三维动态模型、智能应急系统与员工心理辅导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一座技术硬实力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安全堡垒。
财务岗位:数字背后的温情
深夜,柳园石业的财务室灯光长明。赵桂萍伏案核对账目,手边的绿萝在矿土中倔强生长。三年来,她经手的票据零差错,却因缺席女儿高考而心怀愧疚。她把思念压进心底,转身为同事煮一碗长寿面,用窗台的盆栽装点荒凉的办公区。
千里之外,沅旺矿业的杨婷婷身兼数职。她深夜核对农民工工资,确保每一分钱精准到账;休息时化身“园艺师”,在矿区开垦出一片菜园。萝卜、西红柿的生机勃勃,不仅让食堂蔬菜自给率达到30%,也抚慰了异乡人的胃与心。“数据要严谨,但人更需要温度。”她说。
她们以责任为经纬,在枯燥的数字荒漠中织就一张温情的网。
后勤保障:服务于细微之处
“芦主任,宿舍水管又冻裂了!”凌晨2时,新沅矿业综合办主任芦文娥接到电话,裹上棉衣直奔现场。矿区冬季气温低至零下20度,她推动安装的不锈钢保温水箱,解决了季节性缺水难题,使维修率下降70%。在她主导下,公司修订绩效考核制度,首创《重点工作督查督办管理办法》,将“公平”二字刻入管理基因。
在金路矿业王吉秀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一本余华的《活着》,书中主人公面对苦难时的坚韧,被她化作日常管理的养分。她设计的“会议管理五步法”让会务效率提升40%,搭建的“人事服务绿色通道”实现跨区调动手续当日办结。她利用休息时间在荒原垦出菜园,萝卜秧与野草争夺生机,就像《活着》里土地总能孕育希望。
她将坚韧融入管理,让矿山上的团队拧成一股绳。当他人抱怨戈壁枯燥,她指着书签上的批注笑言:“咱也学学福贵,把矿山的苦日子过出甜味。”
坚守:在荒芜中闪光
矿山女性的日常,是破碎机的轰鸣,是粉尘沾满的工装,是监控屏前彻夜不眠的蓝光。年均驻矿超300天,她们用“火眼金睛”排查设备隐患,在传送带旁记录每小时千吨骨料的生产数据。发梢的石英砂、冻裂的手背、晒脱皮的脖颈,成了她们共同的“勋章”。
手机里存着孩子的照片,但巡检时从不敢分心;春节值班表上,她们的名字总是排在前面。问起苦不苦,安全员刘芫笑着指向前方:“你看,新栽的沙柳发芽了——矿山和树一样,总要有人守着才能长好。”
夕阳西下,运输带将矿石送往远方,安全帽下的身影依然挺立。年复一年的坚守,行动自会书写答案。正如戈壁中的沙漠玫瑰,她们在风沙中扎根,于寂静处生长。
编辑:熊婷婷
审核: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