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汛期高速公路保畅工作,近期,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深化"路气联动"机制,目前累计实施气象服务协同工作130余次,完成强对流、雷雨天气等重大气象灾害专题会商20余次,相关联动机制已被纳入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标准框架,有效支撑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与安全运营保障体系建设。
开展联合研判会商。与驻地气象服务中心深化业务协同,建立橙色、红色预警分级会商机制,同步搭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每日通过专项微信联络群推送《气象专报》,针对极端天气过程开展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与应急联动会商。针对赣西南、赣中等强降雨重点区域,制定差异化管养方案,在莆炎高速泰井段提前储备62吨砂石料、120根粗木桩等应急物资。
创新预警响应流程。突破传统"预警-响应"单线模式,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蓝色预警时加密视频巡查频次,黄色预警时增设临时应急队伍驻点;橙色以上预警,党员干部全时带班值守。近日暴雨期间,该机制助力养护人员2小时内处置大广高速K2893处边坡隐患险情。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养护部门与驻地气象部门共建"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依托高速公路10公里网格化气象预报模型,实现气象要素空间分辨率达1×10km²的精细化预报。通过微信生态链集成预警信息发布模块,工程养护部、养护所及养护站三级管理单元可实时获取所在网格的短临预报、灾害预警及决策建议,形成“点-线-面”立体化预警响应体系。系统特别增设"精准查询""消息推送"等专属预警模块,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阈值时,自动推送至养护巡查人员移动终端。
目前,中心已储备防汛沙袋3000多只、抽水泵9台,30支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护航公众平安出行。
编辑:程锐佳
审核:李国栋